首页 星際:為聯盟之崛起而讀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五,「生命遊戲」演化法則在「文明棋」同樣適用,即個體依然會死於擁擠或孤獨;而原本的第三條「繁殖」法則附帶資源判定:

「繁殖」的前提是新生個體出生後,通過「鷹派」或「鴿派」法則與周圍八格的三個已有個體分別相互作用後,能夠得到超過0.5的資源值,否則不發生繁殖。其生存策略根據利益最大化選擇。

在五條「文明棋」規則下,文明發生了演化。經過不同初始條件下、各自上千輪的疊代,周曉辰觀察到許多非常有意思的文明圖景:

網格的初始狀態越空曠,就會出現越多鴿子;反過來,越擁擠的網格上,鷹就越多。

當周圍都是鴿子的時候,鷹派就是新生兒的最佳策略,而鷹派一旦占到大多數,新生兒就無法選擇鴿派,文明一旦越過從鴿到鷹的分界線,就無法回頭地走向毀滅。

在很多輪模擬都無一例外最終毀滅後,周曉辰不得不修改過於簡單粗暴的原始規則,加入了「牆頭草策略」:

除了新生兒,成年個體也可以通過跟周圍八格所有個體交互後,最終資源的最大化來選擇策略,於是每個人既是鴿子,也是鷹。

改良規則後的小世界堅挺了很多,開始苟過一萬次疊代的分界線,甚至演化出了完整的「人口爆炸—集體轉鷹—戰爭—人口收縮—轉鴿」的馬爾薩斯循環。

最後,在調參工程師·周曉辰的努力下,她終於疊代出了近似於「收斂」「混沌」的兩種不同文明形態:前者逐漸停止演化,形成齒輪一樣互相咬合的精密結構,這一結構不再隨時間發生變化;後者形成一種「混亂的平衡」,網格像沒有信號的古早藍星電視一樣呈雪花狀閃爍,高頻的個體的生滅在其中不斷發生。

雖然「文明棋」的簡單規則遠遠不足以描述人類社會的複雜,但個體的隨機與擾動,卻在宏觀的維度產生清晰的規律與法則,在這個由周曉辰創造的小小世界裡,這些規則近乎「大一統定理」,讓她相當著迷,也成功為她的論文添磚加瓦。

周曉辰終於模糊地明白聯防大為什麼要設置這麼多硬核的歷史、政治、社會學課程——物理學和社會學在底層是相通的:規律只是微觀的集合,只在宏觀的尺度上有意義;但當樣本的基數足夠大,概率的疊加使得偶然坍縮成為必然,這些規律便成為恐怖的鐵律。

第219章 「克蘇魯」系列與決賽

除了政治學論文,周曉辰在她的專屬機甲設計上也取得了一點小小的進展。

雖然擁有bug級別的精神力,但是受到人類身體機能的限制(尤其周曉辰的身體素質在人類中都只能說是平平無奇),她的個人戰鬥力對團隊的貢獻一直都很有限——她覺得自己還能發揮得再好一點。

機甲的意義就是突破人類物理機能的上限,但無論是手操機甲還是感應機甲,都仍然受到神經和化學信號傳導速度的限制。<="<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