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之我與女配共戰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李元昊雖然獲得河曲之戰的勝利,但也沒高興太久,在張元吳昊等大臣再三勸說之下 ,派人向遼請和,並願歸還俘獲。

南線和西線的接連失利,讓耶律宗真無力再戰,答應了同夏國和談的請求。

對宋朝這邊,李元昊同樣也派出使臣,說想要再次和談。

現在連遼國都打了,面對再次經歷過一場大戰的夏國,以呂、晏等人為首的「厭兵」派人終於不再想著展示所謂的大國風範,一心給侵略者送錢。

李元昊這次沒有在厚著個臉要宋廷又還地又送錢的,說願意用兩萬匹良駒換回被宋朝打下的國土,至於歲幣就不要了。

學乖了,但還不太乖。

宋廷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土地不還,另夏國每年需朝宋廷上貢五萬兩白銀,五千匹良駒和十萬斤生鐵。

這時的西夏冶鐵技術是最高的,每年十萬斤的生鐵跟五千匹良駒對於她們而言並不是難事。

就像宋廷每年要送幾十萬白銀跟那麼多的絹和茶一樣,朝廷咬咬牙也能給,就是得苦老百姓。

李元昊不傻,宋廷要的全是戰略物資,真給了宋廷回頭就利用這些東西收拾他。

但不給又不行。

於是他又去找耶律宗真,讓他給宋廷施壓。

遼能滅了宋最好,但目前看好像不行,退而求其次,讓宋少要一點歲幣並歸還夏國國土也行。

耶律宗真還真把自己當老大了,在勒令宋廷歸還夏國國土時,還不忘讓宋廷歸還南京,以宋廷出兵破壞盟約為由,讓宋廷每年再加二十萬兩白銀的歲幣。

臉之大一鍋燉不下,以前沒能力雙線作戰,不得不拿錢買平安,如今有能力一戰,為什麼還要給錢?

什麼二十萬兩,之前的歲幣也不給了。

耶律宗真得知宋廷的態度後,非常生氣,揚言要集結兵力踏破宋朝國土。

西軍再次被調回西北戰線,對遼這邊盧長青還是採用取保守作戰。

進攻不行,我還不能打防守戰嗎?

守在西平府的李元昊還巴巴望著耶律宗真出兵,結果宋軍已經兵臨城下了。

就在李元昊焦急萬分的時候,北邊又傳來戰報,耶律宗真帶兵十萬再次西征,直接攻打賀蘭山,進而威逼夏國京城興慶府。

很好,每個人都在玩心眼。

盧長青從小雪那裡得知第一手情報後,立刻命張亢、龐籍跟她一起三線作戰,繼續往北推。

耶律宗真之所以要對夏國用兵是因為夏國已經無力再牽制宋朝,以宋朝蠶食夏國的速度,夏國很快就會國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