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句比較誇張的網絡用語來形容,可能在他們眼中,宋人與遼人的差別可能比人與狗的差別還大。
所以在士大夫們看來,和親是一種「辱國」的行為,且這種思想一直延續到南宋,後來的衛道士朱熹更是將漢人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通婚視作「自取羞辱」。
盧長青搖了搖頭,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耶律宗真居然還不了解宋廷那些朝臣對臉面的重視程度。
目前遼國境內也不怎麼太平,之前連續發動的對宋戰爭和對夏戰爭讓遼朝國力衰退不少 ,致使國內矛盾逐漸尖銳。若換作是她,她就直接休戰求和,恢復兩國經濟貿易,先猥瑣發育。
這些問題耶律宗真也清楚,他本想再對宋朝開一次會戰轉移國內的矛盾,可更多的大臣建議他與宋朝求和,繼續「益深兄弟之懷,長守子孫之計」。
他們打的一手好算盤,若是和親,到時宋廷為了展現大國風範肯定會給一大筆傢妝,結果宋廷這邊根本不接招,「贅婿」的願望落空了。
現在宋遼達成了一種詭異的「和平」模式,雙方邊境小戰不斷,但大戰誰都不敢隨意發動。
宋廷又用制裁夏國那一套,單方面關閉榷場停止兩國貿易活動,讓耶律宗真也體會了一把當初李元昊抓瞎的心情。
耶律宗真知道這樣拖下去對遼國很不利,但讓他向宋朝稱臣他又不樂意,畢竟她們可是享受了宋廷三十多年孝敬的。
從祖輩忽然變孫子,實在難以適應。
盧長青在北邊待了一年多,陸陸續續精簡近二十萬的士兵。
就目前而言,軍隊人數還是太多了,還得繼續裁,後來的王安石可是裁到只有六十萬,而且那還是沒有北宋沒有養馬場的時候。
由於有曹丹姝極力支持,盧范兩人的改革仍在繼續。
當初丈量土地這會便派上了用場,在土地改革方面,盧長青照搬了清朝的攤丁入畝,廢除人頭稅,簡化稅收。
這一條政令一實施,造成的結果是多地的大地主造反了。
百姓活不下去了才會鬧著要起義,攤丁入畝的政策很明顯是有利於那些無地或者少地農民的。
在封建社會,往往就是這種無地或者少地的百姓才是數量最多的。
所以在土地兼併已經日趨嚴重的今日,這些大地主想要集結百姓大規模造反相對來說是比較難的。
所以各地的地主起義,幾乎是起一個滅一個。
本來一開始還沒比較合理的理由搶這些地主們的土地,現在好了,大地主們主動為朝廷分憂,獻上了足以砍腦袋的理由。
敢造反直接武力鎮壓,然後打地主分田地。
見稅收改革有了成效,盧長青下一步便準備改革科舉制度。
除了照搬王安石變法中的「廢除明經科,而進士科的考試則以經義和策論為主,並增加法科」這一部分外,盧長青上疏設置女子科舉。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