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國小百姓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春妮拍拍他:「你現在也不錯啊,這一塊兒除了你,可沒有第二個報童敢來。一天不少賺吧?」

「可別了吧,賺的這點還不夠拿棒瘡藥的。」李德三翻了個白眼:「我可不比你,一份報紙才賺兩分錢,一天都賣不到五十份。要是跑得慢些,就要吃燒包。」

「吃燒包什麼意思?」

「不懂了吧?是我們的行話,就是報紙賣不完的意思。你饅頭吃了燒包,還能拿回去熱熱自家人吃,我要是吃燒包,一毛錢一份的報紙只能當引火紙。」

再這樣說下去,就要成比慘大會了。春妮問他:「這塊你人頭熟,幫我打聽打聽,哪所學校收得便宜些。」

這小子搖搖頭:「那可難找。要是去年以前你問我,我能給你找到六塊以下的,可打從,」他朝街上那些穿著倭人衣裳的傢伙努努嘴,老氣橫秋地:「打從他們來了後,什麼東西的價錢都比著高地漲,去年一角錢買一碗菜肉餛飩,現在都漲到了三角錢,我瞧這日子是越發難過了。天天報紙上吹得胡里花地,實際上全是放你媽屁。」

春妮噗地一笑,覺著這小子有說相聲的潛能。

他們頭頂吱呀一聲響,有個女人從木窗里探出頭:「小姑娘,買幾個甜包子。」

這一帶是倭人聚居區,叫住她的自然也是個倭人女子。

春妮認得她,這個挽著倭國傳統髮髻,細眉細眼的年輕婦人來她攤子上買過兩回饅頭。春妮臉上堆起個笑:「您今天還是要芝麻包嗎?」

「對,跟昨天一樣。兩個芝麻包,再要兩個豆沙包。你從這裡進來,等我下樓給你錢。」

李德三捅捅春妮,春妮會意:「您還需要報紙嗎?《申報》《海城新報》都有,還有你們倭國報,叫什麼來著?」

李德三:「《京都報》。」

「你有《京都報》?那給我送一份進來。那邊是玄關,請從那裡進門。」

這個倭國女人住的房子是典型的倭國木質結構,外頭一間小庭院,庭院下種了兩株櫻樹,一條碎石路延伸到走廊下的台階。走廊則全部鋪上木地板,廊檐下掛兩串風鈴,此刻微風舒捲,吹得風鈴叮叮的響,有種悠靜的活潑。李德三顯然進來過這樣的房子,他走到房子下邊的台階,就站住了。

沒一會兒,木門從裡邊拉開。只穿著雪白絲緞襪的倭國女子在門裡微笑:「東西送上來吧,不要緊的。」

她接過包子和報紙,付錢的時候問起春妮:「小姑娘,你想上學嗎?失禮了,我不是有意聽到你們的說話。我的意思是,你如果想讀書的話,我可以幫你介紹。」

春妮作出為難的神色:「可我沒有錢。」

她和善地說:「我們的學校收費不貴。」

「那是多少錢?」

「一個學期五塊錢。」她報出個便宜到叫人咂舌的價格:「這只是象徵性收費,學生的書本紙筆費也包含在裡邊。」

這的確是個相當讓人心動的價錢,春妮很吃驚:「一個學生只收五塊,那得收多少學生才夠本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