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寅揶揄道:「剛剛還是劉老闆,這會兒就劉叔啦?」
春妮不好意思:「那不是剛剛跟劉老闆不熟悉嗎?我本以為您是個多嚴肅的人。」
劉長寅笑道:「我本來也以為沒什麼事能難倒你這小姑娘呢。」
玩笑過後,劉長寅認真道:「對這套唇典,我也只是從別人聽來的一言半語,並不完全。就我個人的總結,所謂唇典,不過是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換了一種說法,若有需要用到的時候,儘量說得壓韻順口,說得對方高興,讓氣氛儘量和氣,這樣才有可能順利過關。一般說唇典的,還要會當地方言,像你一開口一口官話,人家知道你是個生點子,不帶搭理你。對了,生點子,就是生人的意思。」
春妮點頭:「知道,我先聽著,萬一有事遇上了,能蒙兩個先蒙兩個。」
劉長寅又笑:「行不行,來兩手。你這不怯陣的脾氣倒跟我們合上了。其實你想討教這些,拜個水頭為師,比什麼不快?可惜這些老水頭最迷信,看你是個女人,躲都來不及。」
春妮想起在易老闆船上的經歷,不服道:「擱在六十年前,他們當著鄭一嫂面說一句試試。」
「你還知道鄭一嫂?」劉長寅驚訝。
鄭一嫂正是那位曾經率領船隊打敗過英國艦艇的女海盜,只是離現在年代久遠,大夥漸漸都不提了。
春妮笑:「鄭一嫂是港城人嘛,你不知道,現在三虎地的婦人們還在用鄭一嫂嚇唬不聽話的孩子。」
「是嘛,鄭一嫂放在現在,也是個奇女子了……」
如此說說談談,原本平淡中有些驚險的旅途也生動了許多。
劉長寅早年曾經出外留過洋,這些年走南闖北,如今雖在海西和溫南一帶活躍,見識不少。春妮這幾天聽他說古講故事,著實了解了不少各地的風俗隱秘故事。
如果說從粵西到豐州這一帶,需要應付各路官兵,最考驗船東的交際和應變能力,那麼從豐州到溫南的這一段,考驗的就是大船的武裝能力。
正如劉長寅所言,海西省和雙城政府相去過遠,兩方物資供給早就斷了。海西大小軍閥們不得不自謀生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反正,現在一般人沒那個膽子往這一帶停靠,海匪,而且是有組織有火器,個頂個精悍的「海匪」太多了。
在坐上這艘大船的當天晚上,春妮他們就遇到了一次小規模的火拼。當時數艘海盜船將數百米外的一艘商船圍起來正在進行劫掠。如果不是他們這艘船負責嘹望的水手爬上船帆看到不對,及時通知舵手轉向,他們就一頭撞了上去。
船長當機立斷,降下所有布帆,趁對方沒反應過來,加速逃離了這片海域。
真像那艘船一樣,被海盜包圍起來,運氣好的,丟點貨物,運氣不好,船上女眷們都可能保不住。這是內海,海盜們搶劫可能還注意一點,到了外海,女人擄去當貨物,男人當奴隸,再兇殘一點的,全船男人都殺掉,都是很平常的事。
劉長寅趁機跟春妮科普,古代行船不帶女人,除了那些可笑的迷信之外,再有一點,女人也是遭人覬覦的重要物資,的確會有海盜因為船上的女人而冒險行劫。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