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聽見夏天的聲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看到最後的引用部分, 談夏確認了, 正是自己發表的那篇微小說。這篇微小說發表於談夏高一時期的寒假, 當時發布在網絡上之後, 一時間沒有掀起什麼水花。後來, 那篇微小說就躺在了談夏的帳號裡面了。

隨著看網文的時間慢慢變少, 後來談夏刪掉了那個網文軟體。而那篇發布於高一冬天的微小說, 也早已被她忘卻在了身後了。

這是她當時寫完寒假作業之後, 覺得無聊, 花了一天寫出來的作品。她當時完全沒有想到,兩年後,這將會成為自己考場上的作文題。

一般選作文題的材料,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考慮名家名篇或者是冷門小眾文章。只是令談夏感到奇怪的是,自己的這篇文章在被選為這次作文競賽的材料之前,居然沒有做過「背調」?

看到材料後面的題干。

題幹上寫著:「請你根據該段內容進行假設。假設1,該段為最後一段,請你試著回推情節,寫完文章;假設2,該段為第一段,請你發揮聯想,試著寫出後面的故事。注意:題材為小說;選擇假設1的,將該段作為你文章的結尾進行謄抄,選擇假設2的,將該段作為你文章的開頭進行謄抄。」

好傢夥。

量身定做。

談夏:「?」

感覺自己像是進入了重生文一樣,還是說自己綁定了系統?完完全全一樣的、她曾經寫過的文字重新出現在了眼前,還是考試題,這也太過於「夢幻」了。

如果讓談夏回憶起前文,倒也是行的,這樣,這一塊對於她來說將會是不成問題。但可能在閱卷的時候,會讓組委會覺得出現了抄襲者。

所以,談夏決定往後續寫。這個故事,說不定可以有一個以結尾為開頭的全新版本。

另一個考場裡的李禾風在寫完前面的第一題之後,便看向了第二、三題。看到第二題的題干,一種激動的心情瞬間湧上了她的心頭。

她是知道談夏這篇文章的。

也是唯一一個談夏的好友裡面,知道這篇文章的人。

李禾風頓時有種想要說話的衝動,奈何這是在考場,她只能夠儘可能的壓制住自己的情緒。

看到材料後面的題干要求上寫著要求體裁是小說,李禾風瞬間就蔫了。

得了,還是選第三題寫吧。

第三題中規中矩,題干就和平常的考試作文差不多,要求是寫一篇議論文。

在大多數情況下,參賽的同學都會選擇第三題。一個是思路暢通,再一個就是寫得多,把握度更大。

其實方才在做決定的時候,談夏想了一下,到底是選第二題還是第三題。拋開第二題材料出自自己之手這個條件來看,選擇第三題,確實會是一條比較保守的路。

可她偏偏就沒選那條保守的。

不走保守之路的她選了那條獨木橋,且還給自己上了難度,沒用原來的主角名字,完完全全的新起了一篇微小說。

這是很少人選擇的賽道。

其實在眾多老師和同學的眼中,談夏是個很樂於嘗試的人。面對新鮮事物,她總是抱有熱情和樂觀的態度去看待。而面對困難,她也不會退縮,反而會迎難而上。

考試結束的時候,天陰了下來。從校門口出來,隔著大老遠,談夏和李禾風兩人就看見另外三人在樹下朝他們倆招手。

來不及多說一點,碰面之後,一行人就飛奔至了地鐵站,他們要火速回住處收拾行李,辦理退房,然後坐地鐵去江廈北站趕今天晚上那趟回長宜的高鐵。

好在提前收拾好了行李,提包就能走,比較幸運的是,剛下到地鐵站就碰到了列車進站。

林嶼謙和談夏坐在了一起,李禾風他們三則在前面的那個三連排的位置處。

閒著無事,林嶼謙給談夏遞了只耳機過去。仍然是那隻,沒有給別人用過,自己也沒用過的左耳。

談夏接過耳機戴好後,林嶼謙就播放了第一首歌。

旋律在耳朵里慢慢響起。

「怎麼樣?」林嶼謙問,「今天的題目。」

談夏看向林嶼謙,回答說:「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好像真的有魔力一般,好像你那張貼紙真的包含了幸運一樣,今天的文章,我寫的異常的順利。連我看到的題目,都很契合我的氣場。」

「你這是善有善報。」林嶼謙說,「你平常幫助了我那麼多,學習上的問題幾乎全都給我解答,就算我聽不懂需要多講幾遍你也不嫌我麻煩。光憑藉這一點,就已經在幫你後面的幸運積攢力氣了。」

談夏笑了笑,她本來想問林嶼謙為什麼要把金牌送給她,話到了嘴邊卻又咽了回去。儘管送金牌那時,他說是因為她很少到現場看他比賽,用來留作紀念。但她總覺得這理由未免有些許太過於牽強了,像是個臨時湊出來的回答。

但她忽然覺得這個問題又不太好問出來,畢竟也過了有一會時間了。要是現在再問出來,總歸是有些許奇怪的。

「儘自己所能。」談夏接著林嶼謙方才的話繼續說,「你是我好朋友,你有困難,我必然是要傾力相助的。」

「有點感動。」林嶼謙故意在談夏的面前做了個「哭哭」的表情。

「別裝。」

「那拉鉤。」林嶼謙伸出了自己的手,「以後你要是遇到困難了,我必然也是鼎力相助的。」

「幼不幼稚?」

但談夏還是伸出了自己的手跟林嶼謙拉鉤。

手剛碰上的那一下,林嶼謙的手臂又疼了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