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世紀女領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說來,這次弄來這樣的禮物,花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運氣好——凱薩琳和雅克的婚事是最近才訂下,然後迅速完婚的,而這份禮物顯然得花很長時間,不能是臨時訂做的。

第一組教會人士後,第二組就是世俗貴族了。因為世俗貴族極多,而且彼此之間差的夠遠了,所以是分了小組的。

首先當然是宗室貴族了,這和實力無關,而是親疏有別。這些人沒什麼好說的,有顯赫的王室近支,送的是各種華美的珍寶。也有混的不好的遠支,而他們哪怕送蜂蠟蠟燭和葡萄酒,其他人也不會輕視,這些本來就是瓦松傳統的新婚禮物。

再然後,就是非宗室的大領主了,布魯多的使者就在其中。

此次布魯多的使者組成了一個規模不小的使團,總共有四五十人,這還不算他們帶來的隨從等人。這個規模算大,但不誇張。考慮到布魯多的女繼承人與王室訂立了婚約,彼此間前所未有地親密,出這些人來『捧場造勢』,也不是不能理解。

這一個大貴族使者組成的小組,獻上的禮物就不好有的看,有的不看了。不然,是真有可能導致一些使者,出於維護自己封君的尊嚴的理由,拔出劍來決鬥的!索性代表的大領主有限,大家就說定每個人的都看。

布魯多使者在其中也算引人注目了,他們人多是一個原因,還有就是他們裝禮物的箱子特別大,抬的時候也是好幾個人一起抬的——箱子裡裝的是大型穿衣鏡,這當然不是好幾個人才抬得起,主要是怕不小心失手給摔了。

要知道,他們在看到路易莎郡主拿出的,給王太子大婚準備的禮物時,眼睛都直了……其實此前伯爵夫人已經準備好了一份拿得出手的禮物。她因為路易莎的緣故,不想親自去西岱參加婚禮,也不會輕易傷了巴爾扎克伯爵的體統,尤其是疏忽這樣根本不能忽略的事。

不過路易莎先她一步,將禮物交給了使者團,造成了既定事實——伯爵夫人原本還當是路易莎要在禮物上動手腳,最後再陷害於她,堅持要檢查路易莎準備的禮物。結果當然是她也被震住了。

路易莎搞玻璃銀鏡的事是保密的,對外就不說了,對內有巴爾扎克伯爵發話,更沒人敢在伯爵夫人面前透露。所以她也是第一次知道,世上還有這樣的東西!然後就是極度不舍,她一度想將鏡子留下來,覺得只是大婚禮物而已,根本沒必要送這麼好的。

按照伯爵夫人的說法,『這樣一面鏡子價值難以估計,非要估價,足以嫁一個公爵了!』。

此時貴族女性結婚都有不菲的嫁妝,一筆嫁妝的下限由她們出身的家族決定,而上限則是由她們的夫家決定。所以當一位貧窮、家族一文不名的女孩兒高嫁,嫁妝也可能不值一提。一位出身自顯赫富有家族的姑娘下嫁,嫁妝也不會太多。

而要嫁給一位公爵,或者公爵長子,排除極端情況,女方提供3000鎊到5000鎊的嫁妝金都很正常——這是不包含陪嫁的紡織品、衣服、珠寶首飾、餐具等實物,單純的現金的數字。

所以伯爵夫人說這面鏡子換算成金錢,足夠做一個公爵夫人的嫁妝,就是說起碼值3000鎊!

路易莎贊同這個觀點,不管怎麼說,伯爵夫人作為富庶的布魯多女主人,眼界是有的……原本歷史上,17世紀末、18世紀初才有『巨鏡』,而當時一面2.29米*1.14米規格的巨鏡,就能開價3000鎊!

雖然從中世紀中後期到1700年這個時間節點前後,通貨膨脹過幾波了,同樣3000鎊,價值不可同日而語。但那到底還不是現代社會,大家用貴金屬做貨幣,膨脹是有限度的。

而且,路易莎這時候拿出幾乎完美的玻璃銀鏡是石破天驚,而1800年前後,玻璃水銀鏡已經是比較常見的東西了,只不過『巨鏡』還很稀罕而已。再加上玻璃銀鏡其實比玻璃水銀鏡效果更好……這些是支持路易莎開出更高價的。

所以兩邊抵消,1800年賣3000鎊的鏡子,在此時也賣3000鎊,也不是不可能。

唯一的問題是,路易莎不打算賣3000鎊——如果路易莎只有一兩面這樣的鏡子,她當然盡可以叫高價!但既然是做成了一個產業,就得考慮讓更多人買得起的問題了。3000鎊一面的鏡子,能有幾個人買得起?買得起的人里,又有幾個人是感興趣會買的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