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世紀女領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要給肥皂增香, 首先排除精油的原因很簡單,精油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哪怕用量不大,就像東方橄欖皂用月桂油那樣用, 依舊成本太高……或許將來市場打開了,可以做一些精油皂衝擊高端市場,但做普通的產品是不可能用精油的。真要是那樣,還不如將動物油改為橄欖油呢!

用牛油、豬油做的香膏也不行, 這就和後世做的各種天然手工香皂有些相似了——後世製作手工皂也很少用精油增香的,一方面是貴, 另一方面精油太嬌貴了, 太容易在制皂過程中,以及後續使用時『蒸發』掉。導致花了大價錢,結果沒怎麼享受到精油的好處。

所以要做天然香皂,大家一般會泡香料油。就是此時製作香料油差不多的做法,將帶有香味的花、果、皮、葉等浸泡在油液里,然後等待時間的作用。幾個月, 甚至一兩年過去,就能用這些香料油製作帶有香味的天然手工皂了。

香料油用的是常溫下為液態的植物油,路易莎要做的是動物油肥皂,那肯定不行……當然,重點也不是植物油,而是香料油價錢也太高了,比普通植物油還高不少呢!

香膏同理,哪怕只加一部分, 也是不能承受的。

路易莎思來想去,首先想到了檀香皂……後世製作手工香皂,要麼用精油, 要麼用香料油,除此之外,偶爾也會用一些粉狀增香物。檀香皂固然可以用檀香精油,或者泡過檀香的油料來做,但直接加入檀香粉也不是不可以。

為此犧牲一些洗感也可以接受,此時生產的肥皂甚至還談不到洗感呢!

檀香的香氣比較重,而且甜美、受歡迎,蓋過經過除臭,已經不算濃烈的肥皂本身味道,應該是能做到的。至於說價錢,其實這種香料的價錢從來比想像中低,所謂古代香料都『價比黃金』,那是網絡傳說帶來的刻板印象。真要是那麼貴,有錢人都用不起了!

檀香本來就常做焚香,一燒燒一堆,又不是乳香那種貴物,價錢總體來說還算親民。更何況做檀香皂,打成粉後1磅不知道能做多少肥皂了,均攤下來成本也還可以。

但最後路易莎還是放棄了檀香皂的念頭,一方面,檀香皂成本也只是可接受的程度,已然沒什麼吸引力了。另一方面,檀香的味道實在是太東方了,不是近東,而是遠到南亞那一帶了。這種異國情調味道,做個把高端產品沒問題,但要做普及類的產品,就很不對勁了。

人對香味的偏好,也是受文化傳承和個人經歷影響的。雖說除開嗅覺天生和多數人不同的,大抵好聞的就是好聞,不好聞的就是不好聞。但對異國情調的味道,偶爾嘗鮮可以,實際是很難非常親近的。

檀香甚至不是近東流行的沉香、安息香、乳香、丁香這些,近東好歹和西方交織上千年了,近東最常見的味道,西方人接受度也很高。

之後又排除了幾個乍一想同樣有可行性的方案,到最後,路易莎就比較傾向於『紅酒玫瑰皂』。

紅酒玫瑰皂里的紅酒先不談,用的玫瑰並不是用液態油泡玫瑰,泡出來的香料油,它們一般用紅酒泡。這樣省時省力,成本也低——紅酒玫瑰皂里泡玫瑰的做法有好幾種,有的人直接就泡鮮花,有人選擇泡乾花。泡的時間也有長有短,短的話,免不了後面還要煮。

當然,煮紅酒也不只是因為要把香味煮出來,實際上泡的長的也要煮,只不過可以把泡的花材過濾掉再煮。煮紅酒其實還是為了揮發紅酒酒精,不然不管怎麼說,作為一款洗滌皂,含有酒精,也會對一些人造成困擾吧。

哪怕不是酒精過敏,對皮膚也沒好處。

路易莎選擇了泡乾花,而且還是打成粉的乾花——這在後世手工皂製作中倒是不少見了,為了儘可能泡出香味,大家製作香料油時,就常常拿打成粉的乾料去泡。

也有榨新鮮花草的,不過那就是為了取汁水,做制皂時的水相了(制皂時本來就需要加一定量的水,加入紅酒、牛奶等還能制皂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拿它們做了水相)。

路易莎是不太喜歡取鮮花鮮草鮮果的汁水的,尤其是鮮花鮮草,有一種非常濃烈的青草味,那是擠破植物細胞壁時,它們細胞液的味道。這個味道本身不難聞,甚至路易莎還挺喜歡戶外的青草味。但如果出現在各種香味中,甚至反客為主,路易莎就覺得難聞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