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世紀女領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幕府中的官員確實也對應一些實務,但他們最重要的身份還是將軍的屬官、幕僚、顧問。

除了個別官職,多數官職其實就是一個說法,他們到底有多少權力,還是得看『關係』,和『頂頭上司』的關係。

從這方面來說,紀堯姆和西敏公爵的私人關係絕對沒得說。不只是兩個人私交好,關鍵是西敏公爵還是紀堯姆的堂弟,他還是宗室子弟——君主繼位之後,只要不是傻瓜,都是要交好宗室的。即使宗室中有敵人,也應該是拉一派打一派。

如果連宗室也排斥 ,君不見晉國舊事?秦朝舊事?晉國對宗室打壓到底,結果就是公族凋零,卿大夫養大之後都沒有節制他們的人手。至於秦朝,有胡亥那樣的奇形種,一上位就要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殺絕了的,也是少見。

不能說沒有這樣做,秦朝就不會二世而亡,還能有宗室力挽狂瀾,但多少還有那樣的可能性。歷史上,宗室再造山河的例子又不是沒有。

『宗室』這種存在,其實就像是現代人有些排斥的親戚。親戚多了,對很多原子化的現代人更多是煩惱,因為那意味著指手畫腳的人多了,而且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繁文縟節、交際往來,特別煩心。但在古典社會,不,哪怕是在現代社會,親戚多也是有好處的。需要幫助的時候,每個人做一點點,力量也會很可觀。

而在古典社會,人多力量大就更是絕對真理了。

作為君主的話,不能完全任人唯親,但也不能一點兒不任人唯親。時時刻刻有一群鐵桿拱衛在身邊是很重要的,而宗室就是天然的鐵桿,因為血緣是最深刻的共同點——當然,有的時候宗室也會更容易成為心腹大患。但不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更要拉攏至少一部分宗室嗎?

有威脅性的人,最好放在眼皮子底下什麼的……不然天知道看不到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

所以,紀堯姆繼位之後示好宗室是必然的,而都要示好宗室了,那肯定是從眾多宗室中儘量示好關係好、有能力的——『關係好』當然要重於『有能力』,畢竟這可是古代人情社會!

由此,西敏公爵就作為宗室代表之一被紀堯姆擇選出來了……雖然他還太年輕,但內務總管這個官職本來就沒有太需要技能的地方。說是禮儀複雜,可實際應付不過來,也可以交給熟諳禮儀,並且變通也很強的副手去做具體工作。

說到底,內務總管還是和國庫大臣、陸軍元帥等更強調專業技術的職位不太一樣。這是一個更方便靠私人關係提拔的職位,本身就是留著給國王信任,而又沒有經驗和能力的親信的。

「最近您真是辛苦了。」西敏公爵夫人見丈夫接待完一批客人回來,就笑著說道。

西敏公爵擺了擺手:「也不算很辛苦,雖然有一些完全沒腦子的笨蛋,居然幻想著通過我去那樣影響陛下。但總的來說,多數人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呵呵,和這些人打交道不算難,畢竟現在都是他們在奉承我呢。」

西敏公爵夫人最近也是走到哪兒都被奉承,所以完全能夠理解丈夫的感覺。她想了想說道:「最近來奉承的人,除了想要博得好感,還有一些人就是想確定,自己是否在去羅本都宮的名單上吧?」

如果不在那個名單上,當然是想通過西敏公爵夫婦出力,給加到名單上了。

西敏公爵點點頭:「沒錯,就是這樣……羅本都宮還是太小了,陛下和王后殿下打算在那兒過冬的話,絕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帶去——但讓我沒想到的是,有這麼多人會著急打聽這件事。羅本都宮雖然小,可是該帶的人總能帶上吧?」

西敏公爵夫人笑眯眯地說:「是這樣沒錯,但一方面,有些人太關心這件事了,難免患得患失。另一方面,『該帶』這個說法本身就很主觀,陛下和王后殿下會帶自己認為『該帶』的。而其他人,除了不想去的,誰會認為自己是不該帶的呢?」

「一旦如此,爭取的風氣也就上來了……這讓我想起來王后殿下說的一個例子,她說,當災荒年間,糧食供應不足的時候,譬如有100個人,糧食只夠讓90個人活著,剩下10個人一定會被餓死,那麼糧價會漲到什麼程度?不是10%不是10倍,而是一定會漲到最窮的10個人根本買不起的程度。」

「現在也是如此,100個人如果只能去90個的話,除了一定能去的和一定不能去的,其他人都會充分競爭。這種時候,要比拼的東西就很多了,很考驗人脈人情呢。」

「很有道理啊……是王后殿下說的嗎?這我倒是不奇怪了。」西敏公爵露出了一個意外,但又不那麼意外的表情:「王后殿下很多時候並不像是一個女人,這或許和她是作為繼承人培養的有關,看待一些問題時,總是驚人地敏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