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這些草紙正式投放到市場上時,市場表現也對得起路易莎的預想,以及侍女們的稱讚——『衛生紙』雖然是新鮮商品,但用處明確,也沒有競品,市民很容易就接受了。至少在西岱,城市新興的中產階級及以上,幾乎是立刻就將衛生紙列為了必須日用品。
而相比起受限於原料,產量一段時間內無法擴大多少的書寫紙,草紙原材料簡單易得,不需要長時間籌備這一點尤其重要。當下基本是市場要多少,造紙廠就能擴產多少。即使草紙的利潤不高,薄利多銷之下,也一躍成為了造紙廠的主要利潤點。
當然了,路易莎也沒忘記自己辦造紙廠的初衷是什麼,可不是為了將書寫紙的價格打下來,也不是為大眾提供方便的衛生紙(雖然這也很重要)。她始終是為了造合用的印刷紙,這才順便有了其他。
而等翻過年,到了新年年初,好消息就接踵而至。一方面終於試製出了讓路易莎點頭的印刷紙,印刷專用油墨也稍晚一些成功產出。另一方面就是金屬活字印刷機了,改進到了體積、印刷效率等方面都達到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程度。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在可以印刷書籍了。
路易莎稍加考慮,就決定先印兩本書。一本是早就答應吉娜的,她那部敘事長詩,要知道一開始正式因為有為她出書的想法,這才想到印刷術呢!另一本則是點亮印刷術科技樹的想法推行下去後,路易莎後來想到的。
她想印刷一本日曆……日曆在華夏從古至今,尤其是古代,是非常受歡迎的商品。人們不只是可以藉此知道每天的日期、節慶、節氣,還能看看日曆上印刷的陰陽生卜算的一年中每天的吉凶忌諱等,等於是大家一個安排生產生活的指導。
而在西方古代,日曆也有差不多的意義——尤其是一點,西方信奉的天主教有不少忌諱!像是各種齋期,還有不同的聖人的紀念日,有不同的說法,宗教節日更是事情多多。
這些東西繁瑣到了什麼程度呢?繁瑣到了即使是修道院裡,全是脫離世俗、潛心向主的修士的地方,也得有專人負責提醒這些事。不然的話,也會有人一不小心犯忌諱……這種事說大不大,可要是真上綱上線起來又說小不小,說不定會影響到上天堂哩!
這種情況下,出現日曆,或者類似日曆的東西,讓人們能夠按照其提示安排一年365天,這是很自然的事。而實際上,此時沒有專門的日曆,只有作用差不多的東西——一般是《聖經》,或者祈禱書前面幾頁,印刷了年曆,其中齋期、聖人紀念日等都還有不同的顏色標註,和後世的掛曆布局很像。
因為這個『日曆』上的內容很多年也不會有變化,倒是不用像華夏古代的日曆一樣,每年都要新印。這大概也是它被附加在《聖經》、祈禱書這類書籍上的原因之一吧,基本可以一直用下去!
就算哪一年天主教世界開了大型會議,一通辯經後一些東西變了,也不可能變太多,手動修改都不是不可以。更何況,那樣的天主教大型會議,幾十年上百年也不見得有一次,多數人一輩子都遇不到呢!基本可以不用在意。
總之,『日曆』在中世紀也是很實用的東西,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財力收藏一本《聖經》或祈禱書(這些書里附不附帶日曆也是說不準的)。如果專門印刷一份掛曆一樣的日曆,12頁紙上印刷一年12個月的所有日子,想來不少人是會動心的。
而且這也算是路易莎打了一個『擦邊球』吧,直接印刷《聖經》,或者相關的宗教書籍,有可能引起教會的不滿(這不只是教會一定會分利益的問題,更大的問題在於,可能因為書里展現的教義解釋與傾向,給路易莎帶來麻煩,還是那種路易莎竭力想要避免的麻煩)。『日曆』這種工具書,教會就很難說什麼了。
但它又著實借了教會的光,如果不是教徒們宗教上有需求,路易莎可不認為『日曆』這種商品能夠成為爆款——是的,路易莎認為『日曆』一定會成為爆款!
而結果也不出所料,相比起還需要時間發酵的吉娜的敘事詩,一本相對便宜,又著實有用的日曆幾乎是立刻成為了城裡的熱銷產品。甚至不只是西岱,很多往來於西岱與其他地方的商人,也願意離開時採購一批日曆。
說起來,日曆其實是很好仿製的商品,不願意花額外的錢的話,買一些紙張還可以自己製作。只是印刷廠出產的日曆是印刷得來的,可以做到抄寫員專門抄寫的水平,再加上印繪了圖案,是十分精美的。民間要『仿製』的話,比它更好的要昂貴的多,和它差不多,甚至比它差的,也不會比它更便宜了……所以何必費那個事兒呢?
「……殿下這個『日曆』的辦法太好了!印刷廠最近每天能印刷出產上百套,這樣還供不應求呢!」下午茶的時候,吉娜特別高興地提到了日曆的事。
她算是路易莎身邊最關心印刷廠的人了,不只是因為印刷廠將她的敘事長詩輯錄成冊,出了一本書。也因為她本身就對書籍之類的東西感興趣,看到完全顛覆過往手抄書模式的印刷書,也是見獵心喜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