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大事沒得做了, 另一件大事便順理成章地集中了眾人的注意力, 京中與鳳凰、牡丹等扯上關係、適宜送給皇后娘娘做壽禮的物件兒價格一時間水漲船高,不知便宜了多少提前預備著的店鋪。
明棠每日裡聽著折柳的匯報就覺得心情舒暢,待回了明家, 下車時見明瑕兩兄弟在門口等候, 頗覺驚訝:「你們兩個怎麼被放出來了?回來也不使人給我送個信, 現下倒嚇我一跳。」
明瑕令人帶著明棠隨行的車夫等人自去歇息,另一邊明琢已經開始抱怨:「姑姑, 說過好多次了,我們是在念書,不是被關進大牢了。」
「知道知道, 這不是好久沒見你們,一時激動,說錯話了麼。」
明瑕這才跟著解釋:「這次回來, 是先生讓我們兩個回來詢問祖父,明年秋闈要不要下場一試。至於沒有送信,是祖母覺得既然您已經往家裡說過這兩天要回來,就不必再特地告訴您一聲了。」
明棠頗覺訝異,頓住腳步上下打量兄弟二人一番:「果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些日子沒關心你們,竟大有進益。」
兩人歲數相差不多,皆是十六七歲的年紀,身上都已有了秀才的功名,按父親的說法,離舉人還遠著。而現下既然是書院的先生提出來的,必然是先生覺得兩人或有機會。
這年頭別說少年進士,少年舉人都是少見的,得知兩人功課進益,明棠頗有些歡喜。
明琢這會兒倒有些訕訕的了,摸了摸鼻尖:「姑姑可先別高興了,我們先生不知跟多少人說了這話呢,好些同窗跟先生說完話回來都是躊躇滿志,不知有多高興。」
「說不定你們同窗那麼些人真的都有機會呢?到時候既有同窗的情分,又是同年中了舉人,以後才好更親近些。」明棠從來都是往好的方向去想,「再者說,不是還要問你們祖父嗎?當朝堂堂的禮部尚書,還能看不出你們兩個的水平?若是家裡也許你們明年下場試一試,就只管用心去準備,大不了就當是提前體驗一下了,反正年紀還小,急什麼。」
像明家這種以科舉晉身的家族,現下老中青三代,有兩代都在做官,明瑕他們這一代兄弟三人就暫且不必急著,只要在第二代的明禮明讓還在位子上時考出來,明家就能延續下去。再不濟,若是明瑕這一代沒有能出頭的,闔家回了老家,細心調教後輩以待出頭之日也就是了。
眼下兩人不過才十幾歲,就是慢慢地再考個十幾年,而立之年,甚或不惑之年出了頭就不算晚。
明瑕自己對功名倒沒有特別看重,眼下心裡卻還是多少盼著能早些考出來——他中秋回來時才知道祖父祖母居然已經給妹妹明琬定了親事,頗覺沒有參與感。待知道准妹夫是虞國公府的小公子,眼下更是在金吾衛中當差,頓覺肩頭沉重。
這要是以後跟准妹夫有接觸,人家原本就年長自己幾歲,又已經有了品級,他還是個白身的書生,怎麼好跟人家相處?又怎麼好給妹妹撐腰?
甚至說不定妹妹定親的禮都快走完了,他這個兄長還在書院中悶頭苦讀,每年只能回家幾趟。
按明家的規矩,得了舉人功名後便不必再到書院悶頭苦讀。若是有望進士及第的,便回家由家中長輩繼續教導;若是年紀合適,又暫時不想繼續悶頭讀書的,或領了人出去遊學以見識風土人情,或領了家中庶務以知曉人情往來,都是可以的。
自然,若是實在沒有讀書的天分,成婚之後,想放棄舉業,專心家事,也是不必再住在書院中的。
眼下明瑕還沒定親,成婚自然遙遙無期,想離開書院就只能等得了舉人功名了。明瑕自覺是第三代的長子,向來就頗有些要對底下弟弟妹妹們負責的責任感,明琬是親妹妹,關係又要更深厚些,如今跟姑姑說著話,心裡已經迫不及待想等著聽祖父的評價。
更是暗暗打定主意,若是祖父說了火候不夠,左右離考試還頗有些時間,他加倍用心,機率想也會更大些。
今年明讓兩兄弟外放,又帶走了幾個小的,明家本就冷清些,偏往日裡幾乎每年都回家裡過中秋節的明棠也沒回來。思及去年家裡熱熱鬧鬧的光景,明夫人頗覺冷清,見姑侄三人熱熱鬧鬧說著話進來了,才有了些笑模樣,不等他們小輩們行禮,便拉著明棠坐在身邊,左右端詳半晌:「瞧著你黑了些似的,想是在別院裡樂不思蜀,日日跟裴家小阿澤他們玩鬧,才曬黑了些。」<="<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