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農門團寵小嬌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實在是家裡親戚朋友太多了,這次莊稼被毀,沒有活命糧。

知道他們家裡種了不少土豆和紅薯,就紛紛找上門,討要一些,供給全家熬過秋冬。

這人本在猶豫,聽說方家放出這樣的消息。

他當真是感激,收回一半的土豆和紅薯,又拿了那一半賣得的銀錢。

回去路上,但凡見到人,他就要說方家的好。

眾人也都不是傻子,想想春日時候,方家高價收購,引著大伙兒多種紅薯和土豆,半賣半送讓各家養雞鴨,如今連蝗蟲都開始收購。

樁樁件件,都是幫了大伙兒的忙。

無論是有意,還是巧合,方家對大伙兒有恩,這是抹不掉的事實。

旁人還只是猜測,但莊園裡,陳武和朱盛、郭榮三家卻是太清楚了。

偶爾聚到一起,私下說起。

「你們說,主家為什麼春日時候就知道會起蝗蟲?」

「是啊,難道真有那個神算?」

「不管有沒有,主家都太膽大了。

若是蝗蟲不起,家裡收了這麼多土豆和紅薯要怎麼辦?」

「主家心善,我們跟了這樣的主家,是我們運氣好。

有些事,咱們也別多那份兒心思,只管好好做事就成。」

「說得對,主家又不是做了壞事。

活人無數的好事,就算有些糊塗地方,咱們也一起糊塗就是了。」

各個村子都在收拾蝗蟲留下的爛攤子,能收些什麼就收些什麼。

如今看著也許不起眼,但冬日時候就能填飽肚子呢。

方玉被頻繁叫去縣衙,陳大人見了他比見到親兒子還親。

這次蝗災過後,朝堂必定要查常平倉的存糧。

金河縣不怕查!

不但如此,他還事先買斷,把幾個糧商的存糧都送進了倉庫。

只要限定銷售量,細水長流,避免囤貨居奇,金河縣的百姓就都能保證買到平價糧食。

就算吃不飽,也絕對不會餓死。

整個縣城有常平倉和這些存糧,就能保證不餓死一個人,安全過冬。

如今,他只等著各地向上奏報損失的時候,一枝獨秀,展現一下他治理有方。

這一切都歸功於方玉的提醒,還有方家收購紅薯和土豆的神來之筆…

方玉出入縣衙,帶回的消息也越來越多。

蝗蟲又往北飛了千里,終於因為天氣變冷,消退下去。

但大面積的損害已經造成了,整個大魏,一半州府減產或者絕產。

各地都是叫苦不迭,百姓們為了過冬活命,開始投奔親友,或者賣身大戶為奴僕。

當然,更多的是無依無靠的人,已經形成了流民,開始慢慢往北邊的京都聚集。

因為京都沒被蝗蟲侵襲,因為京都是天子腳下,最富庶的地方。

富貴門第,隨便一桶剩下的飯菜都夠十個流民活命了。

各州府壓力山大,要照管自己的百姓,還要保證路過的流民不鬧事,不餓死,簡直愁的官老爺們禿頭。

朝堂上,為此也吵成一團,糧稅是肯定要免了。

但流民怎麼安頓,賑災的糧食從哪裡來?

這個時候,金河縣陳縣令就如同他設想的一般,成了一顆與眾不同的新星。

提前預判蝗災來臨,大膽節流米商的存糧,看守常平倉。

又指引百姓們多種土豆和紅薯,避免了徹底絕產。

起碼保證了一縣百姓,不會成為流民,不會有餓死之危。

當即就有嘉獎發下來,陳大人官升一級,賞銀五百兩,只等兩年任期到了,就可以回京去述職,等待更好的位置了。

結果,送嘉獎的使者不等離開金河縣,流民就到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命大過天

剛開始趕到的都是拖家帶口,有的甚至還趕著馬車,最差也有年輕力壯的父母用擔子挑著幼兒。

城裡百姓有看著可憐,想要接濟一二,都被陳大人攔了下來。

這些人都是有些銀錢傍身的,不至於吃喝沒有著落。

跟在後邊的流民,才是最可憐了。

果然,又等了兩天,陸續又出現的流民,讓所有都揪心。

七八歲的孩童沒了鞋子,衣衫襤褸,目光麻木的跟在人群中,不知道父母哪裡去了。

婦人們蓬頭垢面,甚至不知道廉恥,根本不避諱是不是衣衫不整。

若是有誰多看一眼,她就會上前伸出手。

「給口吃的吧,我什麼都願意做!」

這份麻木比絕望,更讓人心酸。

即便是京都來的使者也是看的嘆氣,更為了京都要承受的壓力犯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