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農門團寵小嬌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就是村口的淘氣小子,都時不時躲開老娘的監控,跑去小河邊敲敲冰碴子。

當然,懂事聰明的孩子都在一枝春里讀書呢。

童聲處處,書聲琅琅里,春日就來的越發快了。

方玉今年該去京都大考了,雖然朝堂上沒有定下確切的日期,但每次都在八九月左右,倒是不急於一時。

不過,他的課業比之先前更繁重了,童先生給他推薦了一個府城的先生。

這先生十年前中過二榜進士,雖然排名靠後,但也絕對不是童先生能比的。

對方看過方玉的文章,喜歡他務實,不浮誇。

先前承過方玉人情的那位王先生,是這位進士老爺的本家叔叔。

這般曲曲折折,一番引薦,才算把方玉塞進這位進士老爺的「小課堂」。

方玉有些猶豫,但機會難得,回家商量了一下,就要啟程去府城求學幾月了。

預備開學之前回來一趟,再去京都。

方玉的大考一直都是全家的大事,別說趙金蓮一直在存銀子,方老二同京都來往的車隊也是沒少攀交情。

就是黃掌柜那裡,方家也是從來沒落下節禮和書信。

為的就是方玉,今年去考試,萬一有事需要幫忙,有人能搭把手兒。

方圓兒更是年前就開始給哥哥張羅衣衫,她扔了很久的針線也拿起來了。

羽絨的,保暖褲,甚至是被褥,還有內外三新衣衫鞋襪,都準備齊全。

先前她在府城可是沒少往空間扔衣料,這次換著花樣兒給哥哥做衣衫。

力求把哥哥打造成最儒雅俊秀的公子。

恨不得主考官看一眼,就把哥哥定為狀元才好。

任何時空,任何時代,有個好顏值就是比旁人多三分方便。

家裡女人們給方玉拾掇行禮,方老漢也沒閒著,帶了兒子們開始一年的規劃。

方圓兒上山幾次,聽來的消息都是今年會風調雨順。

方老漢放了心,帶著大兒子,也開始了一年的規劃。

家裡的二十多畝地,還是要大半種糧食,任何時候,家裡有糧,心中不慌。

飯館旁邊的二畝地還是種西瓜,其餘沙土地就種花生,少量紅薯和芋頭。

至於梨園,有方老二張羅呢,從來不用費心。

到了送方玉去府城的時候,各家各戶也都開始在田裡走動,盼著播種一年的希望了。

方圓兒捨不得三哥,先前鬧著要跟去照顧。

趙金蓮死活沒同意,府城到底不如家裡方便,萬一傳出什麼閒話兒,閨女以後就不用找婆家了。

當然,她偷偷還是給兒子下了命令,有好學子,一定給妹妹留意一下。

方玉認真接了這個任務,走時拍拍妹妹的頭,囑咐道。

「六月末我就回來了,在家聽話,別惹娘生氣,別到處亂跑。」

「知道了,哥,我又不是小孩子。」

方圓兒不過是一時興起,其實真讓她離開家這麼久,她也捨不得,放不下爹娘和兄嫂、小侄兒。

趙金蓮扯了兒子的手,一迭聲的囑咐著。

「別捨不得花銀子,家裡遇到合適的車隊,一定常給你送信。

你也是,一定多寫信回來。」

「娘放心,我都記著呢。」

再多不舍,到底還是被分別隔開了。

方玉帶了吳岩和郭榮,跟隨著車隊上路了。

吳岩是書童,負責端茶倒水,洗涮跑腿兒。

郭榮則是保護兩人的安全,做個常隨。

原本家裡想派陳安去,但陳安有妻有子,一走幾月實在不方便。

到底還是郭榮主動請纓,唯一放不下的是瞎眼老娘。

方圓兒當時就把郭老太接到了她的偏院兒住,平日有桃紅等四個丫頭陪著。

不但不會寂寞無趣,吃食更是精心。

郭榮沒了心事,也是歡喜出去走走。

送走方玉沒幾日,城外的流民們也要返鄉了。

但凡不是懶惰的,這個冬日,無論修河渠,還是給大戶人家幹活兒,幾乎都能賺個百十文。

金河縣好人做到底,這幾日正動員所有人送乾糧。

別管是包穀餅子,還是糠糰子,只要能吃就成。

流民們一人拿到幾個,夠三五日的口糧,走出二百里,就同金河縣沒關係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