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農門團寵小嬌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哦,原來是這樣啊。」

陳老夫人不好再問,但眼見趙金蓮眉開眼笑,這心裡又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以往兩人說話,趙金蓮都是儘量不提起閨女,就是偶爾說起,也是愁眉不展。

如今,這是怎麼了?

難道是閨女找到好歸宿了,但哪個好人家會娶個帶了孩子的未嫁女子…

若是往常,趙金蓮肯定能看出幾分,自然要不高興。

但這會兒,她腦子裡都是盤算著,洞天福地里還缺點兒什麼,一會兒開了庫房去找找。

若是不夠就讓老二進城去買。

這麼想著,她就有些嫌陳老夫人礙事了。

於是,她喊了九兒從屋裡抱出一個西瓜送給陳老夫人。

「聽說寶哥兒最近胃口差,許是天氣太熱了。

田裡西瓜剛剛成熟,家裡人就摘了兩個回來。

分一個給你,帶回去,給寶哥兒吃幾塊,興許就開胃了。」

陳老夫人聽的眉開眼笑,眼見太陽到頭頂,就趕緊告辭了。

寶哥兒要中午放學了,正好喊他回家吃西瓜。

趙金蓮成功攆人,歡歡喜喜關了院門兒就忙起來了。

許是這幾日吃喝都出自洞天福地的關係,往日她有些酸疼的腰腿,都變得輕快很多,好似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氣。

午後,方老二也從空間出來,預備進城去採買一些東西。

結果,朱盛就興沖衝來稟報。

先前招攬的人手到了,方老二迎了出去。

朱盛在方家受到看重,一家三口日子過得好,也是實心實意為主家考量。

這一次,他去信邀請的人手,總共有十三家。

其中沒成親的單身漢七個,算是七家。

其餘六家就拖家帶口了,其中三家是年輕夫妻倆,帶了個一兩個小孩子。

另外兩家是老兩口帶了小兩口和孫兒孫女。

最後一家是個大家族,老爺子姓楊,原來鏢局的副總鏢頭,真正經歷過風雨的。

同總鏢頭也是生死兄弟,若不是實在寒心,也不會離開鏢局過來。

楊老爺子三個兒子,分別是楊文楊武和楊光,都是武藝特別紮實的好手。

其中楊文和楊武都娶媳婦兒了,一家生了兩個孩子。

有十歲出頭的小子,也有五六歲的小丫頭。

只有小兒子楊光不到二十歲,還沒成親。

這一家子十一口,老老少少都過來了,不得不說也是勇氣可嘉。

萬一,方家不如朱盛所說一般,豈不是害了全家…

可以說,自從進了妹妹的洞天福地,方老二對家裡家外的安全,已經沒那麼懸心了。

但人品可靠,本事了得的幫手,當然也是越多越好。

畢竟全家人不可能整日在洞天福地里,總要大半時候在外邊。

洞天福地是退路。

幾十人到了方家門外,紛紛跳下馬車和馬背,隱約以楊老爺子為首,站在台階下,好奇打量方家莊園。

其實他們昨晚就到了金河縣,同借宿的人家可是沒少打聽方家的事兒。

大體同朱盛說的差不多,甚至比他們想像的還要好。

畢竟朱盛在信里寫的有限,說不了那麼詳細。

那幾戶人家提起方家,可是讚不絕口,也是羨慕之極。

甚至有一家的遠房侄女嫁到了梨花坳村,那人家話里話外說起時候,都是驕傲的厲害。

好像侄女進了梨花坳,都不是方家門,那也是掉進兒福坑兒。

聽說,楊老爺子等人是去方家做護院的,幾戶農人都是更熱情。

甚至家裡的閨女還藏在角落,好好打量了幾個單身鏢師。

大有相看女婿的架勢,恨不得看好了,當場就要提親。

眾人都是哭笑不得,心裡的忐忑也就沒了大半。

一早往村里趕過來,眼見道路兩旁農田伺候的整整齊齊,餃子館生意興隆,特別是那片西瓜田。

他們也是走過京都的,西瓜什麼價格人人心裡有數。

這簡直就是滿地長的銀錁子啊…

方家富足,這四個字,確實不假。

而莊園裡,漫山遍野的梨樹。山下有院子,有荷花塘,有作坊,隱約還有孩子的讀書聲。

只看一眼,就知道這是個安寧和美之地。

沒等一會兒,方老二就趕了出來,笑著同眾人拱手。

眾人也是趕緊見禮,很是恭敬。<="<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