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農門團寵小嬌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造孽啊!」

然後騎在牆頭或者樹上的人就會為下邊的百姓解說。

「夭折的孩子被抬到大理寺門前了!」

「有人要敲紅皮鼓了!」

「門板排了一溜兒,足有幾十個,夭折的孩子真有幾百個啊!」

「哎呦喂,這是誰家的孩子,真是太可憐了!」

很快,鼓聲就響了起來。

一聲接一聲,足足十八聲。

大理寺里早就得了消息,大理寺丞等人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很多人聚在院子裡,都是沒有主意。

誠然大理寺是為民伸冤,是詢問審判罪官的地方。

但大理寺也是朝廷部門,可以接受告官,甚至是皇親國戚,只是不包括皇帝啊!

這案子接,大理寺上下,以後都別想好過。

不接,那外邊的幾萬人,一人一口口水也能把大理寺淹了。

「怎麼辦?這可真是無妄之災!」

「給宮裡送信了嗎?」

「去請丞相閣老們了嗎?」

眾人無頭蒼蠅一樣,最後決定還是做縮頭烏龜了。

大理寺的大門被緊急關了起來,所有人都當做不知道,也等待「援兵」到來。

他們這樣的反應,也不算出乎意料。

來的路上,塗社長等人就商量過了。

這會兒直接開始安營紮寨了,附近的酒樓茶樓和各色商鋪,都被暫時借用,安頓孩童。

就是有商鋪不願意借,不敢沾惹這樣的官司。

但在眾多百姓的「虎視眈眈」下,也不得不妥協。

因為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口碑。

若是傳出某某場館見死不救的名聲,以後就別想有客人上門了。

有熱心百姓自發組織了將近一百人的隊伍,開始幫忙安頓。

布莊裡搬來了白色的棉布,撕扯成巴掌寬的布條,寫上標號,一個個給孩童們綁在胳膊上,以作區分。

病童們聚集到一家客棧,其餘分散在周圍。

每家安頓多少,從多少號到多少號,都記在冊子上,標註的明明白白。

很快,凡是收攏孩童的鋪子門前也立起了板子。

上面同樣寫了這裡收容多少孩子,缺什麼用物。

百信們見了,就會把東西送來。

九百多孩童,聽起來很多,但以整個京都百姓來供養,就實在算不得什麼難事了。

有的鋪子安頓了十八個孩子,但棉被褥就收了三十多套。

更別提吃食用物了,簡直堆成小山。

世上到底還是好人多,尤其是面對嗷嗷待哺的孩子們。

但即便這樣,依舊碰到了一些困難。

京都的大夫聚集來足足二十幾號,藥材也湊了兩車。

但病重的孩子要救治,其餘孩子也多少都有些風寒或者小病痛。

大夫可以輪流診治,但熬藥卻成了問題。

九百多藥罐子可沒地方找去,也沒那麼多人手看顧。

這個時候,一家叫善緣堂的成藥鋪,這時候就站了出來。

一個年輕管事,帶了一個小廝,拉了一車成藥。

「我們善緣堂,是做孩童成藥生意的,尤其擅長風寒,腹痛等小病症。

可以說藥到病除!

今日聽說,這麼多孩童受難,我們主家心痛之極,派我們送了一車成藥過來。

一粒藥丸,只需化成水,給孩子餵下,保證退熱散寒,一個時辰見效。

還有善緣兒臍貼,治療腹痛一刻鐘見效。

免費贈送,只求孩童們免於病痛。」

第三百三十五章 藥到病除

這幾句話,幾乎是大半都在為自家鋪子做宣傳啊,但也同樣把藥效說的清楚。

有人歡喜,有人質疑,「什麼成藥,怎會療效如此神奇?

若是吃出了問題,你們能擔起責任嗎?」

「當然能,我們就等在這裡,若是藥到無法除病,我們願意以命相抵。」

那管事信誓旦旦,甚至扯開一丸成藥,直接吞了下去!

這般,有人就說道,「有幾個孩子肚子疼的厲害,不如先貼個膏藥試試。」

「是啊,膏藥總不會出問題,大不了揭下來。」

「看好這些人,萬一不成,就拿他們問罪。」

很快,那小廝捧著一盒子膏藥進了專門安頓病童的客棧。

眾人一邊圍著大理寺一邊等待,結果不到一刻鐘,客棧里就有人跑出來嚷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