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憬淮一臉複雜,「你這也就是為了錦哥兒才會跟我開這個口,哪怕是為你自己,你都不會。」
邴溫故不以為意,他要什麼自己都會去爭取,十年二十年都等得,不用跟人討。
「便當我欠你一個人情。」邴溫故道,「待找一天,我請你吃一頓你沒吃過的美食。」
「哎呦,這汴京城中還有本衙內沒吃過的美食,這話淵亭你可說大發了。」
邴溫故隨意道:「你等著就是了。」
匠人把碎掉的琉璃留下來,等到他們從瓦舍回來的時候再帶走。
邴溫故和南錦屏坐進姜憬淮的馬車裡,南大郎和邴四郎趕著牛車跟在後面。
從皇宮正門宣德門往東走就是東角樓。這裡有一條十字街,南面就是姜行。從高頭街北走,路過紗行,就是華門街、晨暉門、寶籙宮,就來到了舊酸棗門。
這一帶商鋪密集,最是繁華熱鬧,前些年,把這裡靠近皇城的道路都拓寬了。
東邊就是著名的潘樓街,街南是鷹店。其餘都是出售珠寶、布匹香料、藥品的商鋪。從這裡往裡走,每日五更天就有市集了,賣衣服、古玩字畫、珍寶玉石之類。天亮後,就有賣羊肉等。往東去是徐家瓠羹店。街南是桑家瓦子樓,北側則是中瓦,再往裡走就是里瓦。
邴溫故他們要找的正是這裡瓦,里瓦之中大小戲園子五十多座。
一路過來,都是小食,邴溫故注意到南錦屏看著這些小食眼睛都是亮晶晶的。邴溫故知道南錦屏小時候日子不好過,什麼都吃不到,現在難免嘴饞。
邴溫故買了兩張胡餅這是大庸最常見的街頭小食,好多人都喜歡。轉頭又看見有賣辣腳子的,這東西和胡餅最相配,來一份。
辣腳子並非辣椒,其實就是芥菜疙瘩做的。芥菜的根莖洗乾淨,去掉皮,切成條,封上缸醃製半月,這就是辣腳子。如果只醃上一夜,用醋和小磨油涼拌,這便是辣菜。②
大庸人特別喜歡吃辣,但其實大庸沒有辣椒,這時候辣椒還沒傳入大庸。
大庸人平日的辣來源於蔥、姜、蒜、茱萸、芥末、胡椒、韭菜、辣蓼、蕌頭、芥末和芥菜疙瘩。
南錦屏在上河村能吃飽就不錯了,真沒吃過什麼辣,所以來到汴京城後,特別痴迷辣,這辣腳子和辣菜,他們餐桌上幾乎每頓都有。
所以當邴溫故把配著辣腳子的胡餅拿給南錦屏的時候,南錦屏笑的眼睛都眯了起來。
姜憬淮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你就當真眼裡只有錦哥兒?我和表兄就算了,你夫兄和四弟,你也不給買。」
南大哥忙擺手,「不用,不用,弟婿買的小食我都不愛吃,我喜歡吃什麼我自己買就好。」
其實南大哥都喜歡吃,他根本不挑嘴,看著琳琅滿目的小食,他早就邁不開腿了,口水也不知道偷偷咽了多少回了。
邴四郎則是聳聳肩,「我早習慣了,往後你也會慢慢習慣的。」
邴溫故才不跟他們爭吵,隨後又買了一份環餅,就是麻花。看見方糕和乳餅又各來一份,方糕乃是糖餅,乳餅則是奶豆腐。
「溫故,我拿不下了,先買這些就夠了。」南錦屏手裡的胡餅還沒吃光呢。
邴溫故乾脆都給他拿著,只讓南錦屏好好吃胡餅。
「最討厭臭夫夫了。」姜憬淮冷哼了一聲,買了兩個酸餡兒饅兒,豆沙餡的,遞給沈清和一個,他自己一個。
酸餡兒饅兒並非酸菜餡的,而是豆沙,芥菜等都被歸類到酸餡里去。
姜憬淮兩口一個,一點沒有小衙內的優雅,吃過後搖了搖頭,評價道:「不好吃,我最近迷上了你家的三味豆乾,除了這個什麼都不愛吃。若你家在這瓦舍中擺個攤位,絕對爆火。」
邴四郎道:「里瓦太火爆了,根本沒有空位。我們又沒什麼人脈,想進來擺攤也擺不成。」
這時候姜憬淮得意地看向邴溫故,「淵亭,求求本衙內,這汴京城中,就沒有本衙內解決不了的問題。」
「他們還要讀書,沒那個時間。」邴溫故淡淡道。
「什麼?讀書?」姜憬淮聽傻了。
邴四郎苦笑道:「衙內,你沒看見我們在街頭擺攤子都只擺一上午嗎?非是我們懶惰,而是大哥嫌棄我們沒文化,下午讓我們回去跟著哥夫學習知識。」
姜憬淮挺同情邴四郎的,他就是那種不愛讀書的人,他感同身受,「那你們可太慘了,這個年紀還要讀書。我跟你說我一捧起那些之乎者也,性向都改了,就愛周公。」
「別聽憬淮的,多讀書沒壞處,你們確實該多讀讀書。」沈清和對邴溫故再次刮目相看,這人的見識真不像是農家子。
不過同時他更加嘆服的是邴溫故的手段,要知道把這些兄弟馴服的乖乖聽話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自小長在鄉野,沒受過正統尊師重道的農家子,想讓他們乖乖聽話讀書,難度不亞於上青天。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