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狂躁大佬寵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沈城舟臉都垮了,「百姓到時候要還幾成?」

「借多少糧種還多少就成。」

沈城舟面上點頭,心裡卻不以為然,他們這些當官的對於這事心裡門清。

衙門裡的就沒不知道稅收這裡面的門道的,說是借多少還多少,但是都能動手腳。

發出去一升帶麩皮的糧種,還一升不帶麩皮的。再在稱上動了手腳,一升就能變兩升,甚至更多。

有很多衙門就是靠這種方法多收百姓們的糧稅,這也是百姓們常常賄賂收糧稅官吏的原因。

沈城舟心裡冷笑,果然是個能『賺錢』的好官,豐州城這麼窮困的府城都能給他找到如此冠冕堂皇的搜刮民脂民膏的辦法。這腦子可真夠用,若是用到對抗匈奴上,說不定真能給他打贏。

沈城舟心裡再怎樣盤算,卻也無可奈何,叫人去通知百姓們來領取糧種。

這個消息一經公布,其實給豐州百姓們帶來挺大震動的。

沈城舟的一些親戚們有考慮到這層的,就托人來詢問。

沈城舟直言相告,「新來的這位邴知府是個什麼性子,我也不知道。不過他家眷來那日,你們都看到了,聲勢浩大得很。那麼多家財,肯定很會賺錢。所以我也不確定到時候還糧種是個什麼情況。」

這話相當於明示了,就差直接說還糧種肯定會做手腳了。

親戚嘆氣道:「便是知道這是個坑,可沒辦法啊,還得跳。不跳怎麼辦,家裡一粒糧種都沒有了,地只能荒廢,到時候一粒糧食都收不上來。領了糧種,最起碼地能種上,不管收糧的時候怎麼還糧種法,總歸能剩下一些糧食。」

待親戚走後,沈城舟娘子周氏問道:「郎君,妾之前聽打聽這位新府尹的人講過,這位新府尹似乎改良了糧種,可增產。

如果真如傳聞那般能增產五成,那麼便是秋收時節多還一些糧食也是合適的。」

沈城舟眸色充滿擔憂,「我擔心的並不僅僅只是這個。娘子,你可考慮過匈奴的問題。秋收的時候,匈奴必來劫掠。到時候匈奴把糧食搶走了,那麼百姓們要拿什麼還給府尹。最後忙了一年到頭,顆粒無收,反而倒欠了府尹許多糧食,叫百姓們怎麼活命。」

周氏嚇得用帕子捂住胸口,「那我這就轉告耶娘和家中親戚,叫他們不要貪圖增產就向衙門借糧種。」

沈城舟頷首,「去吧。」

有這種想法的百姓不少,而他們大多數都是日子還勉強能過下去,但卻經不起一點風吹草動。這些百姓選擇不借糧種。

剩下窮的叮噹響的百姓,就沒這種想法了。怎樣都活不下去了,就沒那麼多顧慮了。

第150章 匈奴人打來了 水泥

邴溫故帶來的二代雜交糧種有限, 本就不夠全府城的,這般有人願意借糧種,有人不願意借糧種, 兩下中和,正好勉強夠了。

邴溫故本想處理下豐州城堆積的陳年舊案,結果發現舊案並不多。有也及時處理了, 目前為止豐州最主要的還是匈奴問題。

邴溫故坐在書案後靜思豐州城的未來,豐州現在最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建設和匈奴。

對於其他人而言, 匈奴或許才是最難解決的,畢竟這是困擾了邊境百年的問題。但是對於邴溫故而言,匈奴才恰恰是最好解決的。

在星際的時候, 蟲族狡猾如斯,照樣被邴溫故打的聽到他的名字就狼狽逃竄。

匈奴, 不服?那就打到服為止。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建設和發展,豐州這邊的土地, 並不適合種植糧食。想要發展成農業大國太費勁, 農業並不是豐州的優勢。

邴溫故想著, 毛筆在紙上畫著,轉而又想到了匈奴的問題上。

邴溫故叫來沈城舟, 「豐州地處邊境,頻頻遭遇匈奴傾擾, 適合走全民皆兵的路線。所以本官考慮良久,打算在城內開了武館,全城百姓無論男女老幼皆開始習武。」

沈城舟內心無語至極,就算新官上任三把火,也用不到這麼折騰吧。

「府尹大人,如今豐州城內剩下的都是些女人和孩子, 他們實在拿不動兵器,不適合上戰場。」

「本官從未打算讓這些人上戰場,只是豐州地理位置特殊,在這生活懂些拳腳功夫更安全。如此一來,日後遇到匈奴,尚且有一博之力,不至於一下就成了待宰的羔羊。」邴溫故闡述自己的思想。

沈城舟搖頭,「女子和孩子們不適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