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工錢的婦人高興,進城賣豆芽兒的男人們心急,想多分幾十斤份額。打算下村屯換豆子的人,也已經要出發了。
只有那些沒差事的漢子和婦人們,羨慕又心急,圍著二爺爺和三奶奶,盼著他們同李秋霜說說,趕緊擴大生意啊。
但唐甜早就囑咐過了,穩紮穩打,不能一口氣吃個胖子。
畢竟唐家太過弱小了,動靜太大,隨便惹得哪個貴人動心思,興許隨便一根手指就把整個唐家堡都按死了。
而且,太過容易得到的東西,不會讓人珍惜。
好事多磨幾日,再讓其餘村人參與進來,他們才能更謹慎聽話。
顯然,李二爺爺和唐三奶奶也明白這個道理,不用李秋霜開口,他們就幫忙拒絕了。
於是,李秋霜放心的帶著三個孩子又進城了。
這一次,多了幾日的收益,手頭的銀錢更寬裕了。
不但唐川和唐海都開了藥,就是唐甜都得了一副風寒退熱藥,預防她生病……
唐甜自然不需要,每日泉水喝著,不只是她,全家都不必擔心風寒這樣的小毛病。但娘親買的不是藥,是「定心丸」。她也就不攔著了!當然,娘親也同樣別想攔著她!
路過米鋪的時候,唐甜鑽進去,不但買了家裡需要換豆子的糙米一百斤,還買了粳米二十斤,細面二十斤,素油直接來一罈子。
路過肉鋪子的時候,五花肉來二斤,便宜一點兒的瘦肉來五斤,剃乾淨的大骨頭直接給兩文錢就包圓兒了!
路過布莊的時候,棉花來六斤,粗布按花色來兩匹,繡線……
李秋霜眼見大把的銀錢花出去,簡直是心疼的要昏倒,但閨女買的都是家裡用的啊……
幸好,唐甜踩著娘親吐血的臨界點,總算收了手,而李鐵推著的板車也堆滿了一大半。
李秋霜長長鬆了一口氣,唐甜笑嘻嘻抱了娘親的手臂撒嬌。
「娘,大骨頭熬湯最補身體了,回去之後,我做湯麵給你們吃,保管大哥和二哥不喝藥就好病。還有娘,豆芽兒的活計以後分出去,你就有功夫做針線了。到時候,娘再給咱家每人做一套新襖褲新鞋子,還有新裡衣,過年穿著喜氣!」
閨女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了,李秋霜還能說什麼,她只得點了閨女的腦門兒,嗔怪道。
「你啊,小小的人兒,真是操不完的心。咱家底子薄,還是要多攢一些銀錢,不著急張羅吃喝穿戴……」
唐甜最怕娘親這樣,趕緊一指旁邊的糖葫蘆攤子,「驚喜」嚷著,「二哥,你看,有賣糖葫蘆的!」
說著話兒,她扯了唐海就直奔而去,留下李秋霜哭笑不得。
閨女就是個小人兒精!
罷了,什麼事都隨她吧,就算這丫頭把家敗光了,也頂多就是回到之前家徒四壁的時候唄!
日頭西斜時候,板車滿載而歸,不必說,唐甜採買的東西,又讓村里人狠狠羨慕了一番,越發盼望加入到豆芽生意里來。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不遠處的京都,已經有人在惦記了,而且還不是摘桃子那麼簡單,甚至想直接挖了桃樹!
大齊京都分四區,東區尊貴,住的是皇親國戚和重臣,南區多半是小官和自詡清流的書香門第,西區則是大小商賈,富得流油,地位卻差了一些。
而北區則集結了很多差役、小吏、工匠,或者是挑擔小販兒,偶爾也有大戶里比較有臉面身份的管事奴僕,在這裡置辦宅院。
四區環繞著皇宮,看似緊密,卻也涇渭分明。
唐大勇作為四品武官,家裡又不是世家大族,沒有根基。按理說,他在城南買宅院的資格都沒有。
但好就好在,他娶了個異族的公主,而且幫助大齊打勝了鐵勒的關鍵之戰,由忠勇親王給他們作見證,主婚。
所以,皇帝聽說之後很高興,湊個熱鬧,不但賞了千兩白銀,還賞了一座城南和城西交界之處的三進宅院。
這會兒,三進院子的最後一進院子裡,唐老太正躺在床上哼哼呀呀,疼的臉色都白了。
唐嬌嬌捂著鼻子,同二嫂劉梅花抱怨,「二嫂,你是不是沒給娘拾掇乾淨啊,怎麼屋裡這麼臭!」
劉梅花掃了一眼小姑子手裡素錦的繡花帕子,再看看自己身上的細布襖裙,真是一百個委屈和不高興。
但她到底還是擠了一個笑臉,應道,「妹妹說的什麼話,娘可是咱們家的老太君,我怎麼會伺候的不盡心?不過是娘壞肚子,拉的次數多了,許是襖裙上也染了一點兒味道吧。」<="<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