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何為飽學之士?又如何使這些飽學之士如古之志士一般為陛下排憂解難?這第一步便是恢復周朝古制,以禮治國,使得士大夫人人通曉古人之風儀,自然就能達到培養古之志士的效果。」
「其二,古之志士皆為君子,六藝之術不可不曉。所以,第二步陛下還應培養明朝士大夫們學習『禮樂射御書數』,以此陶冶士大夫們的情操,達到使人心智純淨,不生邪念的效果。」
「其三,所謂志士,同樣要戒去口腹之慾,效仿顏回,能『一簞食,一瓢飲』,俗人不堪其憂,但志士不改其樂。」
「其四……」
杜華的論點主要集中在教育方面,要求恢復古制,以古養今。
這麼洋洋灑灑說了小半個時辰,杜華才發完自己全部的議論。
然而周稚寧偷偷瞥向曹元通所在處。只見曹元通翻了個白眼,小聲飛快罵了句:「迂腐的小古板!」然後李顯皺著眉,隱晦地拉了拉他的衣袖。曹元通又不甘不願地閉嘴了,只是還在翻白眼。
皇帝沒說好,也沒說不好,完全沒發議論,只是皺著眉將手上的名單翻的嘩啦作響,然後往魏公公那邊一丟,指著殿下道:「杜華身側的那個,你怎麼看?」
考生們立即左右轉頭確認了一下自己的位置,緊接著,一個身著儒士服的男人就快步站了起來,攏袖躬身道:「草民張峰雪,見過陛下。」
「張峰雪?」皇帝聽到這個名字,似乎來了點興趣,「朕記得你,你在會試上的表現很不錯。文章辭藻華美、璀璨如明珠。」
張峰雪臉色微紅,顯然得了誇獎很是興奮。但他抑制住情緒,只微微一笑:「謝陛下讚譽。」
「說說吧,朕想聽聽你的見解。」
張峰雪一笑,道:「回陛下,志士之於我大明,於陛下,正如同水之於魚、風之於鳥、土之於蚓,不可或缺。然而古之志士並非今之志士。若如杜華兄所言,真的恢復古制,那這些古制培養出來的志士,根本無法切實的為陛下分憂。所以,培養志士可行,卻需得用明朝之法,明朝之律,培養適合明朝的志士。」
「我大明如今以法治天下,那麼今之志士就應熟悉大明律法。進可以下放到各個縣衙斷案追兇,退可以為夫子,繼續為大明培養下一代俊才。」
這個立意點比起杜華的就要新穎、先進許多,至少涉及到了與時俱進,不愧是周明承曾經提醒過要小心的人。
皇帝為不可察地點了點頭,似乎也覺得張峰雪說的有些意思。
於是在這般肯定之下,張峰雪繼續生發,從「如何培養一個今之志士」的論點論起,並由此涉及到家風、地界、經濟、歷史諸多方面。內容豐富,精彩絕倫。張峰雪也是滔滔不絕,口若懸河。
旁邊的杜華聽了,面色略微慘白,額上滴汗,像是明白自己怕是比不過這張峰雪了。
約莫半炷香後,張峰雪住了嘴,攏袖行禮道:「陛下,以上便是草民肺腑之言。」
皇帝點點頭,面上露出了一點微笑:「不錯。」又看向魏公公,「確實不錯。」
魏公公笑道:「皇恩遍澤四海,恩露之下,才有了如同張貢士這般的人才。」
「你說,這個張峰雪會不會就是平江笑笑生?」皇帝問道。
魏公公笑道:「若陛下這樣認為,那老奴也覺得張貢士像。」
「你啊你,真是在宮裡待久了,越發滑頭。」皇帝嘆了一聲,「還是趙淮徽好,跟朕說話從不繞彎子。」
魏公公笑出了一臉褶子:「老奴自然不能與趙大人打比,只是可惜趙大人今個兒事忙告假,來不了殿試。不然若是趙大人在場,定能與這位張貢士說道說道,說不定還能引為知己呢。」
「那你是不夠了解趙淮徽這小子。」皇帝輕輕一笑,「他這麼推崇平江笑笑生,今日有機會見著真人,就是面前擺著刀山火海他都會來。事兒忙算什麼?」
兩人說話的間隙,殿下跪著的考生們面面相覷,還以為皇帝格外喜歡張峰雪,打算不問試其他人,直接點為狀元了。張峰雪也是如此想的,他唇角微彎,眉眼間儘是意氣風發之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