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要先把人抓在手里。」蔣母不贊同的看了他一眼。
蔣言又不做聲了。
見蔣言似乎是接受了,蔣母便揉了揉太陽穴,嘆息道:「事情我就交給你去辦了,為娘頭疼,得去休息一下了。唉,人老了就是不中用了。」
說著,蔣母佝僂著身子,慢吞吞地往裡屋移動。
蔣言看著蔣母蒼老的背影,無聲地嘆了一口氣,暗想:母親為他付出良多,他為何不能在母親年老歸天之前,盡最大的努力滿足母親的願望?
想著,蔣言逐漸將步搖攥緊了。
……
周巧慧與蔣言和離之後,周稚寧便不再將注意力放在蔣言身上,而是趕回內閣處理政事。
這些天她心思不在政務上,桌案上的奏摺堆了一大堆。
不過內閣其他大臣都給她面子,一些緊急的他們就代為處理,留下一些不怎麼要緊的就送到她的案前。所以哪怕她耽擱了一兩日,皇帝也沒催她。
打開其中一張奏摺,周稚寧簡單瀏覽一遍。
原來是山西省的太守給皇帝上的請安摺子,問及皇帝是否安好而已。
周稚寧大筆一揮,代皇帝寫上「朕安」後便放在一邊,緊接著又拿起另一封奏摺。
這封是廣東省的太守問皇帝要不要吃榴槤,願意進貢幾車榴槤進京給皇帝嘗嘗鮮,但周稚寧記得前幾次這個太守已經問過很多遍這個問題了,心下有些不耐煩,但還是沉住氣,回批一個:「朕不要。」
然後又下一封,只是這一封也不是什么正經事,還是問安。
周稚寧嘆了一口氣。
光是這些請安摺子、問皇帝要不要貢果的摺子,以及發現了什麼吉祥徵兆來討吉利的摺子,就能堆成一座小山把周稚寧埋在裡頭。更別說這些文人寫奏章總是注重文采些,什麼駢四儷六,什麼詩賦成雙,本來一件小事卻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有時候周稚寧得看到結尾才能知道這些文人要說些什麼,實在令人頭疼。
這也讓周稚寧格外理解為什麼皇帝要創建內閣,若是要皇帝一個人看完這全部摺子,怕是要把人逼瘋。
明朝建朝至今,除卻高祖皇帝是個工作狂人,精力旺盛到一天十二個時辰,有十個時辰都在處理政務以外,後代的皇帝沒一個能做到的。
不過皇帝這樣做也不代表是把封建皇朝的權力中心下移,周稚寧等人所組建的內閣其實也只有批覆權,真正決定這個批覆能否傳達給下面文武百官的權力還是在皇帝手上,即硃批權。
只有皇帝用過硃批加蓋玉璽同意了他們內閣大臣批覆的摺子,大臣們的權力才算行使到位了。
所以有時候不得不承認,皇帝在躲懶的同時,又沒有外交權力,真是個很聰明的人。
小山般的奏摺批完,太陽也逐漸西移,天色逐漸黯淡。
有的內閣大臣預備離開,臨走之前有個熱心的臣子還來敲了敲周稚寧的門。
「周大人,時間到了,再不走的話,宮門可就要落鎖了。」
周稚寧這才驚覺時間流逝之快,應了兩聲之後,匆匆收拾了東西跟著一起離開。
火紅的晚霞把宮門外的天空點亮,宮道逐漸漆黑到需要宮人點著宮燈在一旁引路。
周稚寧身邊也來了一個高大的銀子為她持燈。
她打了個哈欠:「肖公公?」
旁邊身影卻笑笑:「阿寧,肖公公是誰?」
周稚寧方才縈繞的睡意此刻蕩然無存,抿起嘴唇:「是你。」
「想是這宮燈不夠亮,才叫阿寧認錯了人。」周明承聲音溫和,笑意盈盈,「勞煩旁邊的公公多拿幾盞燈來。」
話音落下,就有小太監彎著腰恭敬走來。
多了幾盞宮燈,周稚寧身邊一下子亮堂了許多,周明承的眉眼也清晰起來,那雙深邃的眸子倒映著跳動的火焰,顯得雙眼極為明亮。
周稚寧與他保持一定的距離,語氣冷淡:「你尋我有事?」
「倒也不是什麼大事。」周明承微笑,「我只是想來恭喜一下阿寧,聽說慧妹妹與蔣言和離了?這是件好事啊。」
周稚寧挑眉:「你就是為了說這個?」
「是啊。」周明承笑,聲音低沉而輕緩,「我知道你不喜蔣言性格懦弱,你不喜歡的人,我自然也不會喜歡。所以為你高興。」
周稚寧直覺有些不對勁,可她看向周明承時,對方的雙眼又是那麼清澈無辜。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