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還沒完,張言華剛剛收拾好,準備去慈寧宮,就開始腹瀉了——早上吃的東西太多太雜,又撞上經期,因而胃腸開始造反了。
宮女連忙將此事告訴了夏少奶奶,魏紫說道:「這下二小姐就不能去慈寧宮了,就在這裡休息吧。」
夏氏不敢自專,就要女官去慈寧宮傳話,把小姑子的情況跟周夫人和老祖宗講。
不一會女官回來傳話,說道:「太后娘娘說。」
長輩賜話,夏皇后和夏少奶奶都站起來了。
女官繼續說道:「就要張姑娘在坤寧宮休息,莫要來回折騰了。」
既然是太后發話,自不必多說,張言華在坤寧宮拉了兩回,吃了藥,止了泄,就躺下來休息,她昨晚沒睡好,今天起的又太早,本以為合合眼就成,沒想到睡熟了,連中午的宮廷宴會開席了都不知道。
睡的昏天黑地的時候,張言華被魏紫叫醒了。
張言華騰起坐起來,「啊,是要開席了嗎,我這就起來。」
魏紫笑道:「都吃完了,賜宴已經結束,誥命夫人們都要走了,我奉少奶奶之命,來接你的。」
這時有女官進來說道:「皇后娘娘說。」
張言華和魏紫都站起來,拱聽傳話。
女官說道:「張姑娘中午沒吃飯,又是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路上會餓,已經把一些宮廷內造的點心送到宮外馬車上去了,張姑娘在路上吃。」
張言華自是感激不盡,走出宮,上了馬車,車廂果然有個食盒,打開一瞧,裡頭有幾十樣細巧的宮廷點心。
張言華心裡暖暖的,也實在餓了,就拿了個桔餅吃。
母親周夫人表現很奇怪,她居然一直看著張言華笑!
母親看著女兒笑,對別人來說很正常,但是張言華習慣了母親居高臨下的審判、指責、數落,這是頭一回見到母親對她目露柔光!
張言華不覺得受寵若驚,反而很有種莫名的恐懼,於是問道:「母親今天是怎麼了?心情很好的樣子。我今天差點出大醜,母親不罵我嗎?」
平時,估摸張言華一上馬車,就被會周夫人從宮廷外頭一直數落到回家,說個不停。
周夫人依然神秘的笑,問她,「今天在坤寧宮,夏皇后對你好不好?」
「挺好的。」張言華說道:「好和善溫柔的皇后啊,一點架子都沒有,對我關懷備至,真是個母儀天下的好皇后。」
周夫人笑道:「夏皇后喜歡你,那就更好了。你將來的婚事,不輸德華呢。」
張言華一聽到「婚」這個字就頭昏,所有的好心情立刻消散,問道:「母親什麼意思?今天誰給我說親了?我說過了,我不嫁老頭子,愛誰誰嫁。」
大明的國公本來就屈指可數,沒有老婆的國公,除了張德華要嫁的定國公是個十幾歲的少年郎,其餘都是老頭子!
「不是老頭,也是十幾歲的少年國公,與你十分相配啊。」周夫人興奮的雙目放光,說道:
「京城各大家族的譜系,老祖宗這三年跟你們三姐妹早就講透了吧,並非關在閨閣里的無知婦人,你應該知道這個人是誰。」
老祖宗親自培養張家三千金的目的,除了解悶,無非是想給孫女們安排最好的婚事,嫁入豪門大族,永享富貴,鞏固張家的地位。因而京城達官貴人們的譜系,張家三千金都是熟知的。
張言華想了想,說道:「目前十幾歲的國公,除了大姐姐要嫁的定國公徐延德,就是魏國公徐鵬舉。可是,徐鵬舉有老婆啊,他老婆就是夏皇后的二妹妹,也是我大嫂的二姐姐。」
定國公和魏國公的祖先都是大明開國大將徐達,所以兩家都姓徐,是遠親。
周夫人低聲道:「今天在慈寧宮,太后娘娘跟我們說體己話,說魏國公夫人病重,藥石無效,怕是活不成了。明天大年初一的命婦朝賀,魏國公夫人上了本,說自己身體不好,夏皇后下了口諭,要魏國公夫人在家裡休息,明天不用進宮朝賀了。」
「女兒啊,你的機會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柞蠶絲比普通真絲更加透氣蓬鬆,吸濕性好,且不容易染上顏色,明代宮廷用來做衛生巾,不過,這個事後要清洗後爆嗮,重複利用。以前舟在拙作《胡善圍》里寫過,老讀者們應該還記這個細節。關於明代宮廷的禮儀,舟在拙作《胡善圍》的有詳細描寫,本書《吉祥如意》以家奴為視角,主要記錄家奴們的喜怒哀樂,主子們都是背景板,所以只寫一章當故事必須要交代的背景就算了,咱們把攝像頭還是對準家奴,對宮廷感興趣的可以移步到拙作《胡善圍》。<="<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