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家娘子打江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有暴利就有人鋌而走險,江南自古出商賈,商戶膽大的多得是,徐三泰通過與當地商戶聯手的方式,每一處州城聯手一兩個在當地有實力的商家,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各賺各的錢。

六月中,暑熱難當的天氣里,徐三泰從江南回來,整個人黑瘦了一些,卻越發精神幹練,見了謝讓和葉雲岫興奮地連忙見禮,兩隻眼睛都放光。

他們這一趟,就給山寨帶回來一萬多兩銀子,這一趟還只是試探,沒敢鋪太多貨。

徐三泰笑道:「屬下就按大當家教的,挑的商戶都是那些在當地有勢力的,底子就不是那麼乾淨,本身也做著私底下的生意,有的商戶背後的主家其實就是當地官員,這些人賺錢不怕事,咱們稍一試探,他們就求之不得了,你但凡有鹽給他們。」

謝讓讚許頷首,囑咐道:「你們自己也多注意些,若是遇上難走的關卡,寧舍財,也要先保住人。」

「屬下省得。」徐三泰笑道,「山匪流寇那些子咱們還真不帶怕的,也不看看咱們自己是幹什麼的,剪徑劫道那都是咱們玩剩下的,幾個蟊賊也敢班門弄斧。」

他這麼滿滿一副自得的口氣,謝讓不禁失笑道:「山匪流寇我其實不太擔心,遇到你們算他們倒霉。官府的層層關卡盤查你們要多想想法子。」

徐三泰笑道:「大當家不必擔心,一路上也還順利。咱們明里說押的糧鏢,若遇上官府盤查較真的,非得把貨品都打開來看,反正咱們是鏢局,只說是人家貨主托的鏢,官鹽私鹽咱們又不清楚,叫他們自己找貨主去。其實真遇上較真盤查的,這年頭他看咱們人多也沒那麼好惹,不敢硬來的,頂多是折了幾袋鹽給他。」

葉雲岫坐在那裡說道:「反正人手足夠,你每次就多帶些人,叫對方自己知道收斂。」

「對,」謝讓笑道,「賺了錢,吃喝住用都不要虧待了兄弟們,走鏢辛苦,咱們賺錢無非也是為了養活自己。」

徐三泰連聲說明白,江南道這一路蹚出來,他們也就熟悉了,心裡有數,吃住投宿摸熟了便都叫人記了下來,往後就定在那些熟悉靠譜的客棧飯鋪,絕不會在吃住上虧待自己人。

並且他們回來的時候也沒空車,還接了一趟物鏢,是一家商號托的運往瀛洲的一批綢緞布匹,加上幾個零散的信鏢,便是這些賺的錢,都夠他們一路的盤纏吃用了。

說完正事,謝讓勉勵幾句,便叫他趕緊回去好好休息。徐三泰臨走卻又笑道:「屬下還給大當家和寨主捎帶了些江南特產,主要是布匹和白米,已經叫人送過來了。」

葉雲岫還想說這小子千里迢迢帶什麼米,有錢哪裡買不到。等晚上吃飯,端起碗來才發現今天的白粥有些不一樣,碗裡的米粥湯色淡綠,清香四溢,口感格外的好。

「好香,今天的米好吃!」

「這就是鏢局帶回來米。」謝讓笑道,提醒她道,「這可能就是你們宣州一帶的米。」

「你怎麼知道?」葉雲岫問,謝讓對兩人的身份一直有心保密,山寨里無人知道她的出身來歷,便是徐三泰和神威營,應當也不知道她是宣州葉家的人。

「猜的,那一帶出好米,恰好咱們上個月剛在宣州開了分局,徐三泰他們便是從宣州返程的。」謝讓笑道,「你忘了,我也在宣州住過,四五歲的時候才走,便是回到京城後,謝家大約已經吃慣了,每年也要叫人買些宣州的米來吃。」

葉雲岫吃著飯不禁好奇,這傢伙以前在尚書府錦衣玉食,到底吃了多少好東西,她眼中的各種就少有他稀奇的。

於是兩人邊吃邊閒聊,話題就從這碗裡的米聊了起來。

葉雲岫問他:「你吃過哪裡的米最好吃,以後鏢路鋪開了,叫他們都買來嘗嘗。」

謝讓笑著調侃道:「說了你又要失望,最好的米市面上恐怕買不到,江南的湖田碧粳米,關中的御田胭脂米,這都是貢品,只有那一小塊地方才正宗,隔著一條田壟就不是那個味兒了,因此圈起來做了御田,一年也出產不了多少,都送進皇宮了。」

「連你也沒吃過?」葉雲岫問。

謝讓道:「碧粳米我吃過,以前祖父得勢時,年節皇帝賞賜的,御賜之物,府中眾人都得謝了恩才能品嘗,那米湯色碧綠,入口香濃,煮出粥飯油潤彈牙,的確是米中珍品。」

葉雲岫果然失望了,光聽他描述這不饞人嗎,她嫌棄的輕嗤道:「皇帝那麼沒用還要吃米,浪費糧食!」

謝讓沒憋住笑得嗆了一下,趕緊喝口茶順順,笑道:「那時候還是先皇,上一個皇帝。其實大梁也出過幾個守成之君,先皇雖然平庸,早年間也還能納諫,晚年便窮凶極奢,越發糊塗了,嫡長的太子又是個立不起來的,諸子奪嫡,才讓當今這個上了位。」

葉雲岫不解,都說當今皇帝殘暴昏庸,這種廢物是怎麼奪嫡上位的?

謝讓便跟她說起了世家之禍。那些大世家不光把持朝政,甚至左右皇帝的廢立。世家手中掌控著巨大的權勢和財富,世家聯手足以動搖國之根本,加上開國皇帝光是親王就一口氣封了幾十個,且世襲罔替,如今歷朝積累下來,大梁光是親王、郡王就有一百四十多個。

世家和皇族高高在上,等於趴在百姓身上敲骨吸髓,這便是國亂民禍的根源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