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種冠冕堂皇的話沒人當真,簡而言之,景王公開正式地加入群雄逐鹿的行列了。
不過翼王發了檄文之後,河南道慶王隨即做出響應,也發了檄文,聲稱要跟景王一起討伐逆賊翼王。
這兩位藩王明面上遵紀守法,私底下司馬昭之心,尤其景王在淮南道經營多年,手握重兵,無非是看著朝廷和翼王僵持消耗得差不多了,幾經造勢,該他粉墨登場,可以一爭天下了。
陵州南有景王,北有翼王,玉峰寨這是陷入了兩面夾擊啊。
於是葉雲岫隨即決定,秋收後招兵買馬,擴張隊伍。
天可憐見,她一個末世生存下來的小女子,她需要安全感,誰也不能威脅到她。
再有一件大事沒那麼大的影響力,就只是他們陵州的大事,固川縣百姓暴動起義了。
陵州府下轄四縣,柳河原本就是他們的,陵陽、茂山先後歸順,就只剩下一個固川縣了。
之前許多人以為,玉峰寨收了陵州府和陵陽、茂山兩縣,不日應當就會進攻固川縣了。可他們兩個哪有這想法。陵陽、茂山都是自己來歸順的,而他們進駐陵州府,還不是被翼王的三萬大軍催的,不搶不行啊。
可以說翼王的大軍要是不來,陵州府如今大概也不會被他們收入囊中。
葉雲岫和謝讓眼下忙到飛起,剛剛入手了陵州府城和陵陽、茂山,這麼大一攤子,總得容他們一步步梳理管理,加上三萬降兵他們吞了也得消化掉,根本沒有工夫搭理這個固川縣。
再說葉雲岫的性情,她眼下只想變強,有足夠的力量,誰也別想欺負他們,但是對於搶地盤她沒有什麼癮。沒有足夠的力量,地盤大有什麼用,地盤再大你也守不住。
但是固川縣的老百姓信啊,兩個月下來,固川縣的老百姓整日眼巴巴等著玉峰寨來攻打他們。只要玉峰寨把他們固川也收入麾下,他們就可以減免徭役賦稅、吃四十文錢一斤的鹽了。
實在是一百六十文錢一斤的鹽太貴了。
這陣子但凡玉峰寨的地盤,鹽全部賣的四十文一斤,但是為了避免私販他們限購,每人限購兩斤,這陣子常有固川縣的百姓成群結隊,跑到鄰近的茂山縣來買鹽。接壤的村鎮還好,居然都有步行幾十上百里路,跑到茂山、陵州來買鹽的。
可是讓固川的老百姓失望了,玉峰寨遲遲不來攻打,固川的縣太爺又是個頑固派,也不肯學學人家陵陽、茂山。
所以這一日葉雲岫和謝讓忽然收到消息,固川縣發生暴動起義,幾千名老百姓衝進縣衙,綁了縣令,正在浩浩蕩蕩往陵州而來,要把狗縣令送到陵州城來投靠玉峰寨。
就為了吃上四十文一斤的鹽。
第74章 是可忍孰可忍,反正我不能容忍。
謝讓和葉雲岫收到這消息的時候,頗有些哭笑不得,也只能感嘆一句:百姓苦啊!
但是來都來了,總不能真等著幾千百姓一百多里路浩浩蕩蕩開進陵州城,這些人正在群情激昂的時候,萬一再生出什麼事端。
葉雲岫立刻叫人傳令徐三泰,也不要多,派出陵州衛兩百騎兵火速攔截,勸阻安撫起義的百姓。
謝讓那邊也立刻傳令陳同升,即刻派出官差接收固川縣,以陵州府衙的名義張貼安民告示,即日起接管固川縣,固川縣賦稅、徭役比照其他三縣,尤其直接引發百姓暴動的鹽價,一樣降到四十文;又傳令特務營趙方,最遲明日午時前,緊急調運五萬斤鹽送到固川縣,加上固川官倉現有的鹽,保證充足供應。
百姓是什麼,對於百姓來說,自家柴米油鹽才是大事,遠比朝廷大事重要得多。生民苦,多愚昧,又正在暴動的關頭上,講再多道理也沒用,他只有拿著八十文錢買到了二斤鹽才能相信,一旦缺貨,就會滋生謠言,製造恐慌。
別的都好辦,忽然一下子五萬斤鹽,多少有點難為趙方了,畢竟他們的鹽除了供應自家地盤,也同時穩定販運供應給江南道、河東道、河北道、關內道等地,在部分地區甚至是獨霸市場。
到處戰亂,北方許多地方州縣處於無人管轄狀態,沒了皇帝管,翼王儘管號稱三十萬大軍,一時半會卻也占領控制不過來,龍蛇混雜群魔亂舞,據說隴右道某地一個縣令都敢自立為王了,可見怎一個亂字了得。<="<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