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晃,重陽已過。
一直到冬至過後,景寧帝終於下旨,立了宇文長風為太子。
謝讓和葉雲岫此前也討論過,太子之位,非宇文長風莫屬。
景寧帝兒子雖然多,能帶兵打仗的卻沒幾個,兵權主要都在宇文長風手中,又有平定翼王叛軍的功勞在身。
所以景寧帝不能封別人為太子。宇文長風原本就是世子,又不曾被捉住什麼大過錯,當日宇文長風給謝讓下毒,在皇帝眼裡自然也不算個什麼,更別說謝讓平安無事,這種陰私必然不會挑明出來。
景寧帝若真敢把太子位子給了旁人,那就等於挑明了父子反目,只怕宇文長風要放手一搏了。
立是要立的,可景寧帝又十分忌憚一個羽翼漸豐、年輕有為的太子,一直拖了這好幾個月,意在敲打馴服。
皇帝畢竟年過五旬,儲君不立國本不穩,如今在朝臣各方的催促下,大約也在宇文長風的運作推動下,終於鬆口下了這道冊封太子的旨意。
但立宇文長風為太子的同時,景寧帝卻又一口氣給幾個成年的兒子都封了王,大皇子封了定王,並讓大皇子跟世家聯姻,娶了蘭陵蕭氏的女兒,給大皇子添了一大助力。
景寧帝是深諳制衡之術的。
這一年秋冬,北地大旱,匈奴人日子艱難,新繼位的匈奴王趁著景寧帝這皇位也沒坐穩,伸出了試探的爪子。北方邊關本就空虛,匈奴數萬騎兵突襲應州,搶奪糧草,擄掠邊民。
邊關告急。應州邊軍慘敗,匈奴趁機下了戰書,要求割讓應州和原本曾經被匈奴大皇子所占的朔州。
這時景寧帝想起來玉峰寨了。
葉雲岫沒那麼好使喚,她一個郡王妃,外命婦,她又沒有兵權。
第105章 不死不休(修文)
抵禦外敵,這是家國大義。
然而匈奴犯邊之初,謝讓和葉雲岫便討論過這個事情,兩人也想到了皇帝可能會想派他們去。畢竟匈奴人驍勇善戰,大梁跟匈奴打了那麼多仗就少有能贏的時候,而葉雲岫斬圖格、斬大王子,一戰成名,不可一世的匈奴騎兵在她手上就從來沒贏過!
但是國庫空虛,朝廷根本就沒有銀子打仗。
除非他們玉峰寨出人出力,還自帶錢糧。然而國與國之間,一場戰爭難說要打多久,玉峰寨沒有倒海之力,他們一旦陷入這個泥沼,很容易就會被拖垮掉。
這也許就是朝廷的一石二鳥之計了。玉峰寨一旦出戰,匈奴和玉峰寨,總歸能先幹掉一個。
戰爭,從來就不只是單純的打仗用兵,更多的還是政治博弈。
或許也是天意吧,匈奴這兩年老王死了,王位爭奪導致內亂、部族四分五裂,四王子坐上王位之後,忙於平息內亂、休養生息,匈奴自顧不暇。若是匈奴老王再多活兩年,趁著翼王之亂大舉侵略中原,這大梁早該亡了,中原百姓都得淪為匈奴鐵蹄之下的亡國奴隸。
「他若敢給我兵權,給我二十萬人馬和足夠的錢糧,我幫他把匈奴滅了!」葉雲岫嗤聲道,「若是還想像上回那樣,叫我們自帶乾糧打白工,想都別想。我們玉峰寨統共就這幾萬人,我們士兵的命也是命。」
「你想得簡單了。」謝讓搖頭道,「他倒是敢給你二十萬人馬,可皇權在上,處處跟你掣肘,你能怎麼辦?朝廷形勢複雜,你在前頭打仗,你都不知道背後誰捅你一刀。」
小夫妻頭靠頭趴在北方邊關的地圖前,謝讓拿筆在應州那一塊畫了個圈,說道:「咱們先不要擔心,我覺得這仗也只在邊關,匈奴人應當不會大舉入侵中原境內。」
「為什麼?」葉雲岫問。
「朝廷沒錢打仗,匈奴人這兩年日子也不好過。」謝讓笑道,「進犯應州的號稱十萬大軍,其實據無憂子那邊的消息,大約也只有五六萬人。匈奴內亂剛平息,正需要休養生息,新王大約也不想大肆征戰,只是趕上今年秋冬的旱災,餓肚子了。」
「所以幾萬人騷擾犯邊擺出個大陣仗,就想要錢要糧食。」葉雲岫一點頭,說的在理。
「對。」謝讓手指在地圖上一敲,說道,「以大梁朝廷君臣的素性,能用銀子錢糧換一個苟且偷安,這仗就不用打下去了。」
中原王朝狂妄自大,泱泱大國,一向視周邊小國為番邦蠻夷之地,歷史上這仗便是打贏了,往往最終也是兩國和談,大天朝賞賜些金銀美女安撫了事。
當然,要是打敗了,那就不是幾個金銀美女能解決,就要割地賠款了。
於是幾日後朝堂廷議,果然有人提議派玉峰寨出戰,景寧帝點頭讚許。
范泊這時出列說道:「老臣以為不可。」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