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霑是戶部侍郎,職責之內毫不沾邊,謝讓卻讓他來負責審理這案子,用意不言自明了。
其實這案子哪裡還用審,表面上謝讓還只是攝政王,談不上欺君之罪,葉珵和葉珙不管知不知情,原本都是逃犯,被下獄問罪。永州知州嚴茽窩藏逃犯、指使協助葉家兄妹來京騙婚,也一樣革職問罪。
而葉琬兒悔婚,心思歹毒、李代桃僵在先,欺瞞攝政王騙婚在後,也真相大白於世人面前。
原本按照六年前昏君給葉家的判決,葉琬兒要沒入教坊司,李代桃僵頂罪騙婚按律判的是流放。可她畢竟曾經跟謝讓有過婚約,沒入教坊司有些不妥,謝讓便一紙令下,將她發配去了嶺南,令她削髮為尼,終生不得離開尼庵半步。
唯一得以保全的是葉瑤兒、葉璨兒姐妹,之前謝讓已經給她們脫了籍,也無意再為難兩個無辜弱女子,便讓人將她們放了,隨她們自行離去。
事情到了這裡不禁讓人唏噓。六年前葉家倒霉,昏君對葉家的判決更是重了,若這次葉琬兒肯懸崖勒馬,接受謝讓的補償取消婚約,謝讓為了葉雲岫便不打算為難他們。以他的性情,他當真可以答應為葉家平反。
可如今,他有意敲打盧家,也只能處置葉家,連嚴茽也丟官罷職,犯下包庇窩藏之罪,按律流放。
不過不是到此為止,這個帳,等他慢慢跟他們算。
至於更多的事情,謝讓不打算再張揚,到此為止。他若是宣揚葉雲岫便是那被葉琬兒用來李代桃僵的女子,然後兩人成就了一樁姻緣,擁戴他們之人會贊一聲天作之合,但居心叵測之人也一樣能質疑葉雲岫冒名頂替。可他若要說清原因,說葉雲岫失去了記憶,卻又難免引來更多的窺探和麻煩,被有心之人利用。
索性到此為止,反正此事除了葉雲岫自己,也只有他知情了,審案時謝讓便只說他到了庵堂不曾找到葉琬兒,那被葉琬兒陷害頂罪之人是一名無辜女子,這就行了。
這樣算是給了世人一個交代。至於後續的事情,總歸是他們夫妻兩個的私事,身邊之人知道就行了,比如無憂子和謝鳳寧等人也都知道葉雲岫是病重忘了許多事情,才被他當做葉琬兒接回家中,兩人陰錯陽差成就了這樁天定姻緣。
如今他要做的,是給葉雲岫安排一個穩妥的出身來歷。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她是威名赫赫的葉雲岫,這便足夠了。以後這世間,大約再也無人敢質疑她的出身來歷了。
四月末,葉雲岫率西征的大軍凱旋歸來,萬眾矚目。
大軍一路沿著西北邊關巡視過來,震懾內外,這一路走了將近兩個月,一邊走還要一邊處置政務軍務,但她所經之處,整個隴右道四境平定,百姓安穩。
朝堂上文武百官心裡都明鏡似的,西征大軍這一趟凱旋意味著什麼,這一兩個月來,各地各處推舉擁立攝政王登基的奏表雪片一般。朝臣們一邊準備著迎接大軍回朝,一邊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新帝登基事宜,欽天監那邊已經把日子都算好了。
新帝登基,除了大赦天下,自然還要大封功臣。諸事繁雜,各項事情都要提前做好準備。這陣子整個京城都很忙,禮部的官員來見謝讓,請示一些事情,又問起分封之事。
禮部尚書問道:「請攝政王示下,何時迎太皇太后、太上皇和謝氏宗親進京?」
謝讓沉默,良久一嘆說道:「等我想想吧。」
禮部尚書躬身稱是,又說道:「宗親之中,哪些是要封親王、哪些封郡王的,還有長公主和外命婦,這些還請攝政王儘早示下,一應冊封之物,朝服、冠冕等等都需要時日準備。」
謝讓點頭表示知道了。
期間俞虎主持修繕皇宮,按照謝讓的意思,如今國庫空虛,江山初定,沒那麼多閒錢,就先修繕粉刷一下前朝幾處常用的宮室就行了。
俞虎跟了他這麼久,也十分務實,只下令修繕宮城正門、東西朝堂,還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這幾處,其他的先不忙,樞密院、弘文館那些先往後靠靠,以後抽出手來各處再修繕。
這時候有朝臣提醒俞虎,是不是把長秋宮也好好修繕粉刷一下,天子居處紫宸殿,皇后居處長秋宮。
俞虎看傻子的表情瞅了那朝臣一眼,問道:「夫妻為什麼要分開住?」
那朝臣原本是為了討好皇后拍馬屁,被俞虎一句話問得張口結舌,最後只能訕笑推說這都是宮裡的規矩。<="<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