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家娘子打江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接下來謝讓便有條不紊地開始處置各項事情,首先下令災區只留下少量兵力維持秩序,大部分兵力火速趕赴邊關。

地震災區的第一波救災已過,災後重建緩一緩,大軍先去打仗,他再加派幾路欽差趕赴災區,開倉放糧,加強救災賑災。然後從山南道、河南道、包括隴右道調集兵馬,詔令火速馳援邊關,限期到達。

這個關頭,誰也別給他拖後腿,否則別怪他大開殺戒。

結果還就有不怕死的,這種情況下有人就開始心思活絡了,試想啊,當初女皇手握幾十萬大軍黃袍加身,橫插一槓子坐上了皇位,誰知道攝政王甘不甘心?這種情況下攝政王都能放任皇帝御駕親征,兒戲一般,說句不好聽的,若是皇帝在邊關出個什麼事情……那位子,不就鐵板釘釘是攝政王的了麼。

戰爭,從來不止是行軍打仗的事情,更多是政治博弈。前線將軍們能不能打贏,那得看後方皇帝大臣們想不想讓他贏。

於是僅僅隔了兩日,葉雲岫出征的第三日,兵部尚書因為物資調配遲了半日,跪在了宣政殿上,找了一堆理由跟謝讓解釋。

謝讓不聽他那些理由,沉聲問道:「你可知,你遲這半日,會有多少將士在前線流血犧牲?本王若不追問落實,你是不是還能再拖幾日?」

兵部尚書說道:「攝政王容稟,實在是邊關突變,陛下出征倉促,兵部一下子措手不及,這都是沒法子。再說這物資糧草還牽涉到戶部、工部,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臣這就回去加緊催辦。」

「不必了。」謝讓揉了下眉心,一揮手,「拖出去砍了。」

兵部尚書大驚失色,趕緊求饒,朝臣們也有想開口求情的。攝政王平日寬和,這般張嘴就殺還是破天荒頭一回。兵部尚書辦事不力,可官僚作風歷來如此,許多事情哪有那麼快。留著他叫他戴罪立功就是,這個關頭因為一點錯處就殺了兵部重臣也會誤事。

然而朝臣們還是低估了玉峰寨作風,謝讓一聲令下,御前侍衛立刻就進來把人拖出去了,眨個眼的工夫端著人頭進來復命,砍完了。

謝讓這會兒特別能體會葉雲岫砍人腦袋的那種暢快,果然還是一刀砍了來的爽快。

「俞虎,你即刻接掌兵部。」謝讓問了一句,「可有困難?」

「回攝政王,沒有困難。」俞虎昂然道,「臣之前就擔心有人不濟,有些事情已經著手準備了,臣以性命擔保,按時抵達,絕不誤事。」

謝讓頷首,起身負手走下御階,冷聲說道:「請列位臣工記住,陛下以身涉險御駕親征,於公,那是大華的一國之君,於私,她是我的髮妻,事關前線,任何人再有半點疏忽懈怠,方才兵部尚書就是他的例子。」

葉雲岫敢把後背交給他,他也決不允許任何人掣肘。

根本就沒等七日,葉雲岫出征的第六日,早朝還沒散,八百里急報的馬蹄聲聲踏破御道,驛卒手持令旗一路嘶吼著衝進宣政殿:「報!幽州大捷!」

滿殿群臣欣喜若狂,陛下擊潰匈奴大軍,解幽州之圍,親手斬殺匈奴主將烏泰……算算時日,女皇這是星夜兼程剛到地方,一會兒沒耽誤就動手了啊。

太好了,皇帝沒事,還打贏了!幾個老臣眼淚都下來了。天佑大華,天佑大華,大華國運昌隆,陛下可千萬不能有事啊。

邊關前線,葉雲岫抵達幽州幾個時辰就重挫匈奴,完全出乎了匈奴預料。原本匈奴的攻擊重點就是幽州,想把幽州作為一個突破口,大軍主力盡在於此,結果愣是被一頓重挫嚇得後退二十里,接連三日都沒敢再來攻城。

匈奴人是怎麼也不敢相信,大華女皇竟來的這麼快。他們不是不知道葉雲岫厲害,可壓根就沒有料到她竟然短短几日就單刀匹馬,以身涉險趕到了邊關,還親自上了戰場。

這根本無法想像。她帶來的那個沒良心炮就更恐怖了,所過之處寸草不留,不管營寨堡壘還是人馬,統統炸飛,許多被炸死的人身上甚至連個傷口都沒有,七竅流血,生生被震死的。

這也是葉雲岫沒有把這個東西推廣開來的原因,而且沒良心炮局限性太多,也不便量產,只在神機營少數人掌握。可是就算不用炮,他們的神機營三千人都配備了火繩槍,射程比弓箭長了太多,能輕易擊穿敵人的鎧甲。

匈奴人自從在朔州、應州吃了虧,厲兵秣馬三年,臥薪嘗膽等著一擊必中,得知大華發生了地龍翻身的大災害,簡直是欣喜若狂,覺得天賜良機,結果幾炮下去,懵了。

從葉雲岫抵達邊關那一刻起,三軍一心,戰局突變。

匈奴人是蓄謀已久,平常時期邊關守軍沒那麼多,各處邊關重鎮突然遭到襲擊,防守都比較吃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