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股試戴風潮過去了,周曉麗等人才挑選到了心儀的商品。
最後結帳的時候,杭景書湊過來,笑嘻嘻地對著王四蘭說話:「媽,這都是我同學,可得給便宜點啊!」
王四蘭眼神里湧出幾分驚訝,但很快反應過來:「沒問題啊,大家隨便挑,看上哪個都便宜!」
周曉麗幾人被砸來的信息量搞蒙,尤其是周曉麗手裡還捏著個粉色的發箍吃驚地問:「小杭,這是你家的攤子啊!」
現在做生意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杭景書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承認:「是呀,所以我能打包票,你們幾個都是友情價。」
第69章 打聽
最後王四蘭給周曉麗幾個人買的東西都打了九折,本來這些髮飾對她們來說都不算貴,打折後價格更是十分美麗,讓人瘋狂心動。
周曉麗比本身是短髮,戴上發箍後更顯的柔美洋氣,她站在鏡子前,反反覆覆地照,滿眼都是滿意。
現在敢進這種貨的不多,鳳城還是個小城,周曉麗在畫報上看到過很多港台那邊的明星,她們也戴這種發箍。
「阿姨,您每周日都會來這邊擺攤嗎?」
周婷月付完錢,十分關心的問王四蘭,她平時就愛美,現在有了這種小攤位,恨不得天天來逛一圈。
即使不天天買,光看看這些東西就心情好啊!
攤位上的東西兜售一空,王四蘭正忙著收拾攤位,聽見閨女的同學這麼問,也只能歉然笑笑:「姑娘,我平時都是在縣城的集市擺攤,市區管控的嚴,不能經常擺攤。」
現在鳳城內有擺攤的,但賣吃食的多,還有賣菜賣布的,不過人家都是早上擺一段時間就撤,不會像王四蘭這樣,還需要大家挑選和試戴。
從城區到縣區,還需要坐很長一段時間的公交車,高三的學生平時出來溜達一圈還行,要是跑那麼遠就為了買發圈發卡,家裡就該不同意了。
能捨得花錢買裝飾品的,通常家裡條件都不錯,能夠供得起孩子們的消遣,但同時也希望孩子能夠出息考上大學。
周婷月一聽王四蘭經常在縣城擺攤,滿臉無奈十分遺憾地說:「唉,縣城太遠了,要是在市區也有這樣的店鋪就好了。」
杭景書正在幫著收拾攤位,聞言抬頭,一下子就和王四蘭的視線對上了。
母女倆的視線在空中交錯,在彼此眼中都察覺到了心動。
要知道,後世的小商品經濟發展,也是從千禧年前後開始的。
那時候幾乎每條商業街都會有一個所謂的「兩元店」,那裡售賣的東西價格便宜,種類齊全,尤其是各種飾品玩具,新鮮花樣層出不窮。
很多小姑娘的化妝品啟蒙,都是從兩元店開始的。
口號更是讓人耳熟能詳:「瞧一瞧,看一看,兩元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你喜歡的樣子我全都有!」
一個小小的兩元起商店,巔峰時期年入幾十萬不是夢。
只要人流量夠,走貨快,周轉率高,自然就不愁沒錢賺。
價格便宜,品種齊全,很少有人能空手走出兩元店。
而杭景書瞄上的也是這種生意。
未來把店鋪開在鳳城內,是母女倆心照不宣的默契。
這邊攤位收拾好,杭景書笑著和周婷月說話:「這萬事開頭難,以後咱們都會越來越好的!」
周曉麗也點頭附和:「沒錯,大家未來肯定能越來越好!」
等把周曉麗幾個人送走後,杭景書跟王四蘭推著車邊聊邊走,才知道那天為什麼王四蘭有空給自已來送飯。
「這錢越來越多,我就想記帳,可這鬼畫符光自已能看懂也不行呀哈哈」,王四蘭笑著拿出自已記帳寫的小本本。
上面寫的文字和杭景書學的不太一樣,是二簡字。
王四蘭雖然沒有上過學,但掃盲班還是參加過的,寫出來的大部分字杭景書都能認識。
本子上的字跡雖然有些潦草,每部分倒是還分的算清楚,進貨價,零售利潤都是分開記錄的。
看小閨女看的這麼認真,王四蘭還略有些不好意思:「媽,沒啥文化,看家裡有你用完的本子,還有鉛筆頭就用上了,那天也是找你大姐去問問咋記帳更清楚。」
杭大姐雖然在村里只上過小學,後來也在夜校學習了很長一段時間,現在是廠里的現金出納,教王四蘭記帳還是很輕鬆的。
大致前後翻閱了一遍,杭景書就把帳本還給了王四蘭,對待老媽這種自主進步的人才,杭景書自然是不留餘力的誇讚:「老媽你真厲害!怪不得種地做生意樣樣行呢!」
王四蘭聞言笑得更靦腆了,順勢提出自已的想法:「閨女,媽今天來還想去買個字典,這做生意兩眼抓瞎可不行,你給媽挑挑行不?」
對此,杭景書當然不會拒絕,「行呀!當然行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