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回八零,小保姆發家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飯桌上王四蘭特別興奮,拉著閨女一個勁的說大廈的事:

「我這批貨定了幾萬個發卡,結果半天還沒到呢,全給批光了!」

杭仁山在一旁幫腔:「三四個人直接包圓了,後來的人都沒趕上。」

現在的人也不傻。

這些發卡樣式和花色都多,價格也不貴,比自已大老遠跑一趟去進貨划算多了。

而且王四蘭這裡的全是一手貨源,不比轉手幾次的強?

當然,王四蘭也很有信心,她敢打包票,來她這看貨的,沒有一個是空手走的!

商業大廈也很講究,全部走批發。

不管是生活用品還是小商品,就連各種筐子玩具,還有毛絨毛線都全部是批發。

想買單個?

不好意思啊,十件起批!

現在的銷售模式不止開店和擺攤,還有很多走街串巷去售賣東西的貨郎,小到針頭線腦,大到菜刀廚具,只要你足夠勤快,就有錢賺。

有政策的扶持,商業大廈還沒開業, 就擁有了自已的固定人流。

一層全是百貨商品,二層和三層是服裝,在往上還有鞋和皮包。

不過那些的競爭力就很一般了。

看到家裡的生意穩步上升,杭景書也跟著高興。

杭景畫的進步很快,現在她自已獨立看店已經不成問題。

家裡兩個女人忙著,杭仁山就做好後勤工作,看著外孫女,順帶還能和老傢伙們繼續下象棋。

上午杭景畫在店裡,下午就和杭仁山換班,母女倆就回家去洗衣服做飯。

王四蘭則是全天都守在商業大廈那。

精品店的流水目前趨於穩定,而商業大廈那則是更火爆。

基本一天就能有萬把塊的利潤,王四蘭是又累又開心。

錢嘩嘩往兜里進,攔都攔不住啊!

也祝看文的各位財源滾滾!!

第145章 冀北總批發

八十年代第一批練攤的人,已經開始快速累積財富。

現在賺錢是真的好賺,只要掌握信息差,敢想敢拼哪條路都能賺錢。

黑/白兩道都有自已賺錢的方式,全看你選擇哪一種了。

當鐵飯碗還在守著每個月幾十幾百工資的時候,個體戶已經開始做大做強。

既然家裡有錢,杭景書就提出另一個可持續發展方針。

「買房?」

王四蘭被閨女的想法嚇了一跳:「現在房子都是國家的,沒辦法買吧?」

怎麼會。

深城那邊79年就開始有商品房立項,84年就已經全部竣工。

那邊太遠,杭景書沒打算去分一杯羹,但鳳城和京市的房子都能買啊!

「咱們在市區如果能有自已的房子,就能遷戶口了,二姐的閨女也能在這邊上學。」

這是眼前的好處。

當然還有更高更遠的好處。

鳳城的老房子不如京市的值錢,但以後會拆遷啊。

之前運動過後國家返還的資產都還在個人手裡,現在想要出國的人非常多,只要多留心,不愁買不到房子。

如果可以,去京市買幾套四合院是最好的。

房子在未來必定會升值,不買就是虧。

現在還沒有中關村和海淀區的概念,除了二環就算偏,早下手早享受。

「三哥現在在京市上學,咱們現在生意不錯,還可以在京市買房啊,以後要是三哥落在京市也有底氣。」

大學畢業後,大多都是回原籍分配工作。

如果能把三哥的工作落實在京市的話……

嘿嘿。

杭景書這大餅畫的是又香又甜,直把王四蘭聽的暈頭轉向。

財富累積的太快,現在王四蘭還沒完全轉變思想。

但聽閨女這麼一說,她好像瞬間就打通的任督二脈。

王四蘭躍躍欲試:「那豈不是還能買商鋪?」

「能啊!」

「那我也能買個洗衣機了吧。」

「明天咱們就去買!」

「那我明天去買點海鮮吃?」

杭景書被親媽小心翼翼的樣子逗的哭笑不得:「您手裡的錢都歸您分配,這還用得著商量呀?」

王總現在格局小了。

別說買海鮮,就是坐飛機專門去海邊吃海鮮,杭景書都雙手贊成。

閨女的彩虹屁吹的人身心舒暢,王四蘭直接拍板:明天就安排去買洗衣機。

賺錢了不享受等著啥呢,提高自身生活條件,也是為了能更好的做生意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