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回八零,小保姆發家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挖苗的時候,工錢一天5元,後來蓋大棚的時候,一天10元。

這個錢數把老兩口砸的頭暈目眩的。

林寶柱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才40多元,干兩天就頂一個月了?

這樣的話,王福琴覺得,把玉米苗拔了好像也沒啥捨不得的。

不過是從頭把地鋤一遍罷了,就能得5塊錢。

一個人5元錢,三口子一起干,一天就能賺15元。

比出去干小工強多了,最起碼不用一天累得一堆臭汗。

地里這點活,對於農民來說,那可真是非常簡單。

林樹田看媳婦都開始幹了,再多的意見也沒有了,既然都是給錢幹活,那就干唄!

一家三口趁著天氣涼快起來,都掄鋤頭開始鏟苗。

陳月娥看的更激動了,這肯定是有寶貝!

不然王福琴那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挖苗!

可陳月娥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他們怎麼只挖苗,這是杭家的地啊,他們要幹啥?

幹了一半,林寶柱拿脖頸上的毛巾擦擦汗,轉頭開始安慰起另外兩個人:「爸媽,小杭說了,等咱們把大棚弄完,就給咱們村請皮影戲。」

皮影戲?

那是好事啊。

王福琴拎鋤頭都覺得有勁了。

她就喜歡看皮影戲,杭家小閨女心眼真好!

林寶柱和他爹交換眼神偷笑,王福琴的小小愛好,拿捏!

一家人幹活是越干越高興。

陳月娥在旁邊是越看越著急,玉米苗都要鏟完了,擱那傻樂呵什麼呢!

三口人幹活快,天才擦黑,就把玉米苗都鏟晚了。

王福琴心疼地想要把這些苗拿回去,林寶柱卻攔下了:「媽,你拿這苗幹啥,回去也不能種了。」

王福琴擦擦下巴上的汗水:「不拿我總覺得心裡虧得慌。」

這麼一大片的糧食都白搭了。

林寶柱倒是有辦法:「咱們給三叔拿回去,讓他餵牛。」

每年間苗拔下來的也都是餵牛,甚至秋收後的玉米杆也能餵牛。

王福琴覺得有些不妥:「這麼多都餵牛,你三叔又該東問西問了。」

林寶柱擺手:「那有啥啊,他問就說唄,小杭要搞大棚的事也沒打算瞞著誰。」

一家人把玉米苗都裝在獨輪小推車裡,就這麼大咧咧的回去了。

第二天再出門的時候,就圍上來不少看熱鬧和打聽消息的。

陳月娥首當其衝:「寶柱啊!杭家那小閨女胡鬧,咋你也跟著鬧騰嘞!

糧食多重要啊,說拔就拔了?」

其他人也跟著幫腔:「可不是呢,還大學生呢成天胡鬧!」

七嘴八嘴的,說的都是難聽的話。

怪不得人家小杭不願意回來。

村長也覺得不妥:「寶柱啊,你們把地里的苗都拔了,等交公糧的時候咋辦呢?」

王福琴不樂意看到兒子被為難:「人家小杭是大學生,學歷高眼界肯定也高,是學習了新技術,特意讓我們在自家地里試試呢!」

第192章 就替她說話

聞言陳月娥更激動了:「她才多大一個小丫頭,你還真信了她的話啊?到時候啥都搞不成,才是大麻煩!」

這話說的不少人都點頭贊同。

林寶柱眼角抽搐,小杭妹妹真是神機妙算,連大家肯定會出面阻攔都算到了。

趁著王福琴沒說話,林寶柱出來打圓場:「沒事沒事,大家得相信小杭啊,人家可是省狀元嘞。」

這話倒是說在點子上,不管怎麼樣,人家杭家確實有本事。

兒子考上京市的大學了不說,閨女也爭氣。

主要夫妻倆也會做生意。

那……

其他人面面相覷,好像也不是不行哈。

但陳月娥不這麼想,站在一旁嘟嘟囔囔:「省狀元咋了,省狀元也不能這麼折騰地啊。

寶柱,你跟大家說,這小杭到底要幹啥。」

昨天林寶柱送玉米苗的時候,大概跟他三叔說了幾句。

今天全村人就知道了這件事。

但大家對大棚什麼的根本沒概念。

林寶柱也不遮掩:「就是冬天也能種菜出來吃。」

啥?!

小杭輕輕鬆鬆,又往村子人的心裡投了一顆大雷。

莫小娟在人群中聽著滿臉不屑:「她還大學沒畢業呢,就開始搞這些了?

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搖,嘚瑟。」

這話也收到了不少人的贊同。

沒錯啊,還是個學生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