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柳湖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节孰轻孰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第二节 孰轻孰重 黄春江为了统一大家的认识,抓住百年不遇的秋汛洗劫春柳湖的现实,利用三个晚上的时间,连续组织全大队渔民反复学习毛主席“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光辉教导。 这就像强劲的东风,驱走了蒙住渔民眼睛的一切迷雾,吹散了闷在人们心头的云翳,鼓舞起了春柳湖男女老幼的斗志。大家发出誓言: 决不当逃兵,要扎根春柳湖,全副精力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 昨日夜里,高空明月灿灿,舱内渔灯闪闪,阵阵轻风掀起层层微波,撞击着船肚子,发出“嘭嚓嘭嚓”的声音。 这是渔家多么熟悉的婉转动听的音乐。 这清爽畅快的秋夜,黄春江无心领受和欣赏。 他挺立船头,望着湖水,思考着如何把连改、定居这场斗争推向前进。 “春江,起锚。” 梅秋华收拾完晚餐用过的碗筷,对船头上招呼。 船头上没有回音。 梅秋华在围衣上揩揩手里的油腻,打开被袄,铺得平平展展,安顿好大女儿胜莲、儿子伟健、二女儿芬芳、三女儿亚清,又轻轻地抱起斜倚在舱梁上睡着了的幺女儿水兵,放在睡铺上,嘴里说道: “水兵他爹,时间不早了,开头。” 黄春江没有做声。 梅秋华又揭开衣舱,拿出一件崭新的兰卡机布中山装罩衣,轻轻抖开,左看,右看,俊美的脸上现出乐意的笑容。 她走向黄春江,说: “来,快换上。” 黄春江头也没有回,连喊三声不应。 梅秋华这才注意到黄春江的神情,她心疼地走拢去,扳了一下黄春江的肩头,说: “你会想入魔嘞!” 她递上罩衣,道: “快穿上吧。” 黄春江接过罩衣看了看,说: “穿那件打了补巴的灰罩衣吧。” 梅秋华不乐意地说: “新的放着当摆设呀!” 黄春江玩笑地说: “上丈母娘家穿呀!” 梅秋华被他逗笑了,说: “丈母娘,丈母娘,你哪里把丈母娘放在心上。” 她指着黄春江手里的新罩衣,用命令似的口吻说: “快穿上吧。” 黄春江说: “天都黑了,穿它干什么?” 梅秋华说: “你刚才不是说,去看丈母娘就穿吗!” 黄春江恍然大悟,说: “哦,讲了半天,你还是叫我去看你恩娘哟!” 梅秋华用指头轻轻地点了一下他的额角,道: “你呀,回来3天了,从不提起看看她老人家。你心里没有她,可她心里总是装着你,时常念起你嘞。她牵挂你肩上的担子重,担心把身体累垮;数九寒冬,牵记你冷着;炎炎夏日,牵记你热着。好多次来催我,要我把你接回来,让她看看。而今,还把鸡蛋呀,糯米呀,湘莲呀,一些好吃的都给你留着。她见你喜欢吃剁辣椒,就特地给你做了一坛,任何人要吃她都不给,单把你看成了她的心头肉。可你呢?难怪俗话说得好:娘肚里有崽,崽肚里无娘。” 黄春江深知岳母平时对自己的疼爱,风趣地说: “难怪俗语讲,伢伢儿喜欢糖,丈母娘喜欢女婿郎。” 梅秋华心里好笑,脸上故装严肃,拉了一把黄春江,说: “你去抓艄,我荡头桨,到恩娘家里去住一晚。” 黄春江连忙拦住踏上船头去起锚的堂客,说: “我还有事嘞!” 梅秋华说: “明天赶绝早回来,误不了你支部书记的大事。” 她推开黄春江,伸手去拉锚链。 黄春江拦住堂客的手,说: “秋华,你听我说啰。” 梅秋华说: “一路行船,一路说吧。” 黄春江说: “我今晚有事,去不成。” 梅秋华问: “这个时候了,还有事?” 黄春江点头道: “嗯。还有很重要的事。” 梅秋华是位多情的女子,她想到恩娘对春江的疼爱,觉得他一点也不理会,恨不得要责怪几句,但想到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革命精神,责备的话语到了嘴巴边边儿上也吐不出来。只好赌气地说: “你不去,那就我去。” 黄春江说: “不!你也不能去。” 梅秋华说: “你心里没有我的恩娘,我有。我要去。” 黄春江深情地说: “秋华,你恩娘疼我,爱我,我都明白。我一年没有去看你恩娘,这也是事实。我今天不去,并不是我心目中没有她老人家,是因为工作的需要。” ', ' ')(' 梅秋华惊奇地问: “这也是工作的需要?” 黄春江说: “这几天发生在春柳湖的大小事情你都亲眼看到了。你想想,这么多事,你说我要不要管呢?” 梅秋华毫不含糊地回答: “当然要管嘛!” 黄春江说: “我再问你,有人将鲜鱼高价出售,有人把广大渔民往旧社会的老路上引。我们搞连改、定居,重要不重要?” 梅秋华说: “当然重要!” 黄春江问: “规划新渔村建设重要不重要?” 梅秋华答: “那还用说。” 黄春江说: “这比看丈母娘重要吧?” 梅秋华沉吟片刻,说: “那当然啦!不过以后的日子还长,不靠今天这一晚嘛。” 黄春江说: “你要晓得,眼前的一分一秒都是宝贵的。广大渔民迫切要求改造连家渔船,实现陆上定居的积极性,就像刚刚点燃的干柴,正熊熊燃烧。作为领头的我,要把握火候,更好地把群众往前引。我想今晚向县水产局写个要求迅速改造连家渔船尽快实现陆上定居的报告,明天赶绝早送交刘局长。你看要得啵?” 梅秋华静静地望着粼波闪烁的湖水,没有回话。她的眼前浮现起了不寻常的情景。她意味深长地说: “你为这事,没少吃苦头。这回,要把稳行事。” 黄春江问: “你这是什么意思?” 梅秋华提醒道: “你忘记了?那年,你险些挨处分呀!”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