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柳湖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节 祈佑平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第四节 祈佑平安 杨惠橘体察到李沅发的难处,巧妙地对女儿雷红菱说: “菱儿知道你是怎么来的吗?” 雷红菱回答: “当然知道呀!女儿我是从你肚子里来的嘛!恩娘你说对不对?” 杨惠橘说: “又对,又不对。” 雷红菱问: “那是为什么?” 杨惠橘说: “你是从恩娘肚子里来的不错。但是,你是龙王庙里的龙王把你送来的嘞!” 渔人们都来了兴趣,好奇地问: “龙王爷真的显灵?” 杨惠橘说: “不是真的显灵,还会是假的呀?当年菱儿她爹爹被渔霸追捕受了重伤,大浪把他卷到了这棵香樟树下,我从浪里捞起他,拖上渔船,已是奄奄一息。我烧菖蒲水给他擦身子,又撬开他的嘴喂姜糖水,他鼻孔里依然只有一丝丝气。眼看他四肢越来越僵硬了,眼睛也越来越乌了。我急得没办法了,赶紧跑到龙王庙里,给龙王烧香点蜡,磕头跪拜,求龙王爷保佑苦命人起死回生。等我返回渔船上,一只脚刚踏上船头,就听见中舱里躺着的人发出一声叹息。” 突击队员们说: “龙王爷真是有求必应呀!” 杨惠橘说: “正因为龙王庙里的龙王有求必应,后来我和菱儿她爹爹就在龙王庙里拜的天地。拜完天地回到渔船上,我问菱儿她爹爹想要儿子还是想要女儿?他说想要女儿。他反问我想要儿子还是想要女儿?我说想要女儿。一年之后,果然就有了红菱这个乖乖女。” 突击队员们说: “这龙王庙的龙王爷太灵验了!” 邓生法最懂杨惠橘的心意,明白她是在替李沅发解决难题,他不适时机的接过话题说: “这龙王届的龙王只对又穷又善良的人显灵。那年小日本的几十条兵船开到这里,打算从龙池湖进入龙寿县烧杀抢掠,龙王庙里喷出滚滚浓烟,遮蔽了半边天,使得鬼子兵分不清龙池湖的方向。” 雷红菱说: “龙池湖就在龙王庙的南侧呀!最高水位时水面14000多亩,最低水位时水面9000多亩,面积不小于西子湖,环境优于西子湖。与胭脂湖、安乐湖紧临,有龙寿县的三颗明珠之称。” 杨光明说: “龙池湖水最深处,用四两麻线,一端系上铜钱吊下湖水去,麻线放完了,还探不到湖底。湖中有个团舟山,树木葱茏,鸟语花香,是个钓甲鱼的好地方。有位老渔人钓到一只斗笠大的甲鱼,用尽全身力气无法拉到岸边,只钩了甲鱼的裙边。回家的路上,他与一个穿裙子的美女迎面相遇,美女对他说:你好凶,把我的裙子挂了一个口。老人明白,他钩掉的是甲鱼仙子的裙边,吓得到家就生了大病。家里人得知事情的原尾,赶紧到龙王庙跪拜龙王保佑。第二天老渔人的病就好了。” 周生法说: “日本鬼子作恶太多,龙王不容,吐出浓雾遮了他们的眼,又卷起大风把兵船刮到南县那边去了,结果这些禽畜制造了厂窖大惨案。” 突击队员们说: “龙寿县的子子孙孙都应该感谢龙王庙的护佑呀!” 杨惠橘说: “愿意跪谢龙王爷的跟我走。” 周生法则说: “不愿意去龙王庙里烧香点蜡的,跟我一起留在渔船上。” 结果,突击队员们都跟着杨惠橘一起跳上岸,朝龙王庙走去。 渔船上就剰下周生法和李沅发两个人。他俩相视一笑,也跳上岸,追了上去。 杨惠橘带着大家跪拜龙王之后,来到大樟树前,杨光明领着周小芹、周银枝、周中枝、周二妹、郝全保、黎明月牵手合围树身,七双手还围不下。 杨光明对彭玉舫说: “玉舫你好岩痴哟!快上来搭一把手呀!” 彭玉舫上去,把自己的一双手加入到中间,八个人才把大樟树合围起来。 接着,大家来到柳毅井前。 杨惠橘指着写有“柳毅井”三个字的那块石碑说: “这块碑立在这里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柳毅传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守门的巡海神就是从这个地方将柳毅接进了龙宫。柳毅见到龙王,递上龙女的书信,诉说了龙女在婆家遭受的打骂。龙王的小弟钱塘君听了怒火万丈,当即赶去惩罚了龙女的丈夫,把龙女接回到了龙王身边。龙王招柳毅做了女婿。” 雷红菱说: “我记得有人写了一首诗,高度赞美柳毅传书的义举,讴歌历史悠久的柳毅井。” 王萍说: “你莫把诗贪污了,快背出来,让大家都欣赏唦!” 雷红菱说: “你肯定也晓得这首诗啵!你背唦!” 王萍说: “我背两句,看是不是你讲的那首诗。” 王萍清了 ', ' ')(' 一嗓子,背诵道: “牧羊坡上遇青娥,为托传书意若何?” 雷红菱和王萍一起背诵道: “望眼欲穿寻橘树,莫道遥隔洞庭波。龙宫弟子缄方启,尘世朗君祸已多。留得旧时迹井在,井泉香冽出川阿。” 这时,春柳湖渔人们背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你们看,这柳毅井四周一百多亩地上全部种的是橘树,也已经一千多年了,是我们孔家湖世世代代渔民传承柳毅精神的象征。” 大家回头一看,一位身着渔裤的中年人正满面笑容地走近他们。 杨惠橘、李沅发、周生法、杨光明认出来了,他就是孔家湖渔业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袁崇仁。只听他说: “我听说橘姨妈和大家一起远征东洞庭湖,经过这里特意上岸拜龙王,我就赶过来了。接橘姨妈和大家到我们大队里去做客。吃一餐饭,喝几杯酒,再送你们出发。” 杨惠橘、李沅发、周生法、杨光明上前与他握手。 大家都向他表示感谢。 杨惠橘说: “我这回是来辞路收脚迹的,饭就不吃了,酒也不喝了。俺要赶到蠡山去过夜。如果我能从东洞庭湖活着回来,再落到你这里吃饭喝酒。” 袁崇仁说: “不是我舍不得款待老朋友啊!是你们舍不得时间。那我就给各位送一件礼物吧!” 大家见他两手空空,都好奇地看着他,不知他有什么礼物要送。 袁崇仁乐呵呵地问: “大家愿不愿意收下我的礼物呀?” 杨惠橘说: “这便宜话不能让你说了,我代表春柳湖愿意收下你的礼物。大家说是不是?” 众人响应: “是!” 袁崇仁说: “那好!请大家在我身后排好队,跟着我走,还要跟着我说。我走一步,大家跟着走一步。我说一句,大家跟着说一句。好不好?” 春柳湖渔人响应: “好嘞!” 于是,大家都在袁崇仁身后排成一列队形,跟着他往前走。 袁崇仁走到“柳毅井”前,伸手摸了摸古碑,大声说: “摸摸柳毅井,龙王保一生。” 大家都伸手摸摸柳毅井,跟着说: “摸摸柳毅井,龙王保一生。” 袁崇仁说: “天天好日子,人人大寿星!” 大家都跟着说: “天天好日子,人人大寿星!” 袁崇仁哈哈大笑说: “这就是我送给你们春柳湖老朋友的礼物!” 春柳湖渔人也发出哈哈大笑。 李沅发说: “多谢袁支书把人间最好的礼物送给我们!” 大家都跟着连声说: “谢谢袁支书!” 袁崇仁笑着说: “我不值得你们感谢。” 李沅发说: “你让我们都成了大寿星。我们不感谢你,那感谢谁呀?” 袁崇仁说: “你们要感谢柳毅,没有柳毅传书,就没有柳毅井!没有柳毅井,就没有你们这些大寿星!” 大家都发出快乐的笑声。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