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曾同本宮誇讚顧相,說顧相雖是文臣,卻精通兵法,用計如神。本宮方才就覺得奇怪,以顧相之才,如何不能察覺布防圖上那一處破綻?」
「現下本宮明白了。」端惠睨了他一眼,淡淡道,「顧相今日來見本宮,請教宮防是假,替人遊說才是真吧?」
「臣自作聰明,瞞不過殿下如炬慧眼。」見她發覺,顧景曈並不辯解,反倒坦然承認,「那微臣的遊說,可說動了殿下?」
「這樣的條件,如何能不動心?」端惠笑道,「可是無論再動心,卻也不能答應。本宮對謝將軍並無男女之意,若是只為實現理想抱負嫁與他,豈非利用他赤誠心意,耽誤他終身姻緣?」
聽她拒絕,顧景曈唇角的笑意卻半分未減,眸色幽深如寒潭,定定地望向她:「也許謝將軍求娶殿下,也是為著和殿下相同的目的。」
「哦?」端惠英眉一挑,「此話怎樣?」
「謝將軍少年英才,京中不少貴女皆屬意於他,說親的媒人快將謝府的門檻踏平了,家中長輩亦催他成婚,他早已不堪其擾。
「若是殿下應允謝將軍之請,與他結為連理。於殿下而言,可實現心中抱負;於謝將軍而言,亦可一勞永逸。」
「況且,如若在成婚以後,謝將軍有了心悅之人,殿下大可以與他和離,讓出正妻之位。」顧景曈略頓了頓,又繼續道,「此法有百利而僅有一害,倘若當真和離,只怕於殿下聲名有損……」
端惠笑著輕輕搖了搖頭,面上毫無半點小女兒的扭捏作態,滿滿皆是坦蕩之色:「顧相若果真了解本宮,當知本宮並不在意所謂清白聲名。」
她看似端方守禮,卻偏偏行事最為出格。身為後宮女眷,承教于禁軍總教頭習武也好,統領京城巡防營也罷,沒有一樣是循規蹈矩可以得來的。
「顧相今日所言之事,本宮會仔細考慮。」
第35章
金鑾殿內群臣俯首,山呼萬歲。皇帝端坐龍椅之上,御冕的旒珠垂於眼前,
金鑾殿內群臣俯首, 山呼萬歲。皇帝端坐龍椅之上,御冕的旒珠垂於眼前,遮掩了神色, 愈發威嚴,喜怒難辨。
「顧卿昨日遞上一份摺子,提議以科考選拔官員,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一言既出, 群臣面面相覷, 議論紛紛。
「臣以為萬萬不可!」謝元清手執笏板, 率先上前,「選官之制乃是國本, 怎可輕易動搖?」
「謝將軍年紀輕輕,倒是比我這個老頭子還要古板!」吏部尚書嗤笑一聲, 出言譏諷。「昔五國爭雄,婁君變法助大景一統天下。制因改而愈優, 國因制而愈強。若一味守舊, 便只能原地踏步, 停滯不前,又如何使我大盛更加榮昌?」
「如今中正品第, 以行狀家世評議,擢選之人才德兼備, 堪當大任。」謝元清轉身望向顧景曈,振聲而言,「敢問顧相, 區區幾場科考, 如何評定人才優劣?」
顧景曈往前一步,對著御座的方向長揖一禮:「臣已於奏摺中稟明陛下, 設明經、進士二科舉人,分別考察經學章句與經世致用。」
衛尉寺卿冷哼道:「難不成顧相以為,會做紙上文章,便是具備治世之才了嗎?」
「如今九品評議之制,官員把持考察之權,以致朝堂之中,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豪紳貴胄德不配位者有,寒門學士進身之階卻無。」顧景曈一字一句,擲地有聲,「若開創科舉之制,使天下有識之士無論門第,皆可投牒自進;亦可使我大盛廣納人才,愈發強盛繁榮。」
「無論門第?」戶部尚書出言反駁,「古往今來鴻儒,無不出身士族,寒門之中能出幾個學者?與其耗費國庫廣設科舉,倒不如將這些人力物力用於更加重要的地方。」
「好了,諸位愛卿的意思,朕已知悉。」皇帝低沉的聲音從上方傳來,終止了這場愈發激烈的爭論,「中正之制,確已陳舊腐敗,難以替我大盛擢選棟樑之材。今歲八月便開科設考,由顧卿全權負責此事。至於究竟是保留舊制,還是採用新制,待此次科舉結束,再行定奪。」
顧景曈垂首應諾,清冷聲音平穩堅定:「臣,領命。」
儘管才到初夏時節,午間的日頭已有了炎熱之勢。謝元清在將軍府的校場上練完一套槍法,單衣已被汗水浸濕,細密的汗珠凝於額前,順著散落的髮絲滴下。他本就生得英挺俊朗,麥色的皮膚熱得微微發紅,仿佛能看到他血脈中迸發的活力與涌動的力量。
小廝小跑著上前,遞上一張字條:「將軍,這是雲麾將軍府中傳來的。」
前兵部尚書衛懷劍曾瞞著他,暗中買兇殺害蜀州刺史黃慶先。事情敗露以後,他與衛尚書相談,便已明白其中緣由。
朝中局勢分為兩派,一派以他謝家為首,一派以顧景曈為首。顧景曈精於謀略,其派系之人均以他馬首是瞻;至於他謝氏一派,大多乃其父謝老將軍舊部,更是忠心耿耿。
他父親謝老將軍離世後,他雖承襲驃騎大將軍之職,卻因常年征戰在外,並不熟悉朝堂紛爭。加上他少年心性,忠正耿介,許多腌臢手段他不屑於採用。
他不肯用,底下人卻不會不用。故而他們並不過問他的意見,私下便做了決定。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