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喜锋回到暂时驻扎的板青镇,事情千头万绪扑面而来,治水后续事宜如雨后春笋冒出,江平府诸多官员因驰道斗殴事集体找来使团喊冤,一个个如丧考批。
岳喜锋想方设法躲着不见,万没想到,下午时候,开平侯府家眷还登了门来。
是刘启文带吴子裳跑生意从西州路过,行到附近听说洪水成功泄去,故而特意拐来探望赵睦,这下可好,“探望”真成了探望。
在家眷询问下,使团随行医官不敢瞒报,选择性地如实述说赵睦和高仲日伤情。
赵睦身上最重伤在后背,被砍柴刀斜着一刀砍过,伤口最深处隐约可见骨;高仲日最重伤在左肩膀,被铁锹一下剁上来,皮开肉绽,锁骨几乎被剁断,甚至可以推测,那一铁锹是冲着剁掉高仲日脑袋去的。
两人身上其他伤也是很多,比如赵睦伤肋骨两根,腹部被镰刀割伤,倘位置再深些恐怕肠子都会流出来;高仲日胳膊腿上被砍好几刀,皮外伤更是数不清楚......
医官看了刘启文脸色,没敢再多给开平侯府的小丫头多讲,怕把人吓坏。
伤重成这般,人还活得成?
搁寻常百姓家伤成这样绝对活不成,伤后一场烧热便能轻而易举要了伤者性命去,可赵睦是谁?新科状元,在朝官员,开平世子,甚至是皇帝柴贞的义儿侄。
所以,哪怕是人伤得剩下最后一口气,也会有人想尽办法把她抢救回来,总之一句话,不管过程如何曲折坎坷,这人是如论如何都死不了。
太医院外科圣手花子陀奉命而来,正在清灵山为老太后请平安脉的大医官霍如晦第一时间奔驰而至,有此二人坐镇,只要不出特别的意外,赵睦和高仲日以及其他受伤的董家寨民都死不了,而至于那些已经被赵睦高仲日杀死的,便是谁来也救不活。
可见人各有命。
救治过程艰难坎坷,在此不复赘述。
伤势严重的赵睦彻底清醒过来,结束反复烧热迷糊不认人的情况,是在整五日之后,彼时高仲日已能坐起身自己喝药,闻说隔壁赵睦醒,还想下床过来看望,被医官和刘启文一口拒绝。
刘启文为何会在高仲日病榻前?这事还得归功于吴子裳。
二位书记郎当差时受重伤的消息已往汴都递回,阿裳丫头作为开平侯府家眷首要留下来照看。西州这边大灾刚过,缺医少药,条件恶劣,刘启文仗义,放心不下赵睦和阿裳,自告奋勇留下照拂打点。
而高仲日家在收到他受伤的消息后没表态度,只趁开平侯府往西州送医送药时,姜家托赵家人帮他顺便给岳喜锋带句话,说有劳岳主使多多照拂。
刘启文仗义,一听这话简直头发炸起,直呼姜家人不厚道,没亲情,遂主动请缨去照顾爹不疼娘不爱的高仲日。
其实也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刘公子亲自照顾,他给高仲日找了一等的丫鬟和小厮,自个儿来看望赵睦时顺便看看高仲日。
对于此情况,高仲日清醒后既感激又难堪。
他感激刘启文的帮助,他两个可谓没啥交情,最多是少年时曾一起读过书,知道彼此是谁,在自己遇到难关时刘启文愿意施以援手,让人铭感五内;
他难堪,难堪在自己出这么大事,一只脚踏进鬼门关,家里竟然没有半句关切话送,到头来竟是与自己素无交情的人帮忙,还要靠沾赵睦光才有条件得到绝好的医药治疗。
世事艰难,世人艰难。
那厢里,赵睦住的屋子里,吴子裳把被砍成两截的商行信物,从别人给收拾的小包袱里拿出,上面满是血迹,绦子被干掉的血迹凝成块,她不敢想赵睦和高仲日以一对千的场面,赵睦从小打架不行的,怎么敢和千众动手呢。
指腹轻轻挲摩断口,吴子裳道:“连这小铜板都砍断成这样,你能活下来真是命大。”
赵睦侧身又尽量平躺着,不让后背伤口碰床,还要保持受伤的肋骨不受影响,也不能扯到腹部那道缝合起来的口子,闻言没说话。
她还暂时有些说不太成话,一呼一吸间浑身都疼,由是只静静看着坐在床边马扎上的吴子裳,目光平和。
吴子裳也不在乎她的话没人回答,把俩铜断片放回床头凳上小包袱里,道:“你身上东西都在这小包袱里,你们使团给收拾的,后边看要是缺少了啥,你问他们寻。”
说完,沉默。
片刻后,想起下个话题,吴子裳才又开口:“听岳主使说,你们治水差事仨俩月结束不了,泄洪罢,后续还有更多繁重事要做,你伤重,再在此养几日,待情况好转,岳主使派人送你与如纯五哥回汴都养伤。”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