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心肺渐激,一口血自下而上涌起,喷洒而出,随后便如飘萍般,倒在塌上。
便是这时,一女子护着手中汤药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唤着少年的名字,少年未有回应。
女子走过几步,忽然发现了地上的血迹,再一抬头,便看见了倒下的少年,嘴角还挂着大片红色。
手间脱力,那碗冒着热气的药摔落在地,药汤与碎片齐齐飞溅,女子不顾许多,急忙上前查看,探得少年气若游丝,心间一沉,不祥之感涌上心头。
大夫来瞧时,那少年已经入弥留之际,大罗金仙亦是回天无力。
女子坐在塌边,握紧了少年的手。
少年硬撑着睁开了眼睛,病痛与悲伤已然将他消耗殆尽。少年艰难咽下一口气,缓缓开口,“阿姐...何以为继......”
眼角湿润不止,女子知道他在说什么,那张沾染血迹的信纸,此刻就躺在她的袖中,可她又能怎么回答呢......
“所以啊,你必须好起来,只要你还在,家里就......”
“阿姐......家中...只能...拜托你了......”
那是少年此生说出的最后一句话,那双清澈的眼眸,渐渐阖上,就再也没有睁开来。
感受到手中渐失的力道,女子眉目颤抖,紧紧拧在一起,双眼久久未曾睁开。
“嗯......阿姐知道了......”
在那之后,江湖中便流传开这样一个故事:藏剑山庄那个娘胎里带病,说活不过极冠之年的小公子,幸得鬼医圣手,将他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若说使得什么灵丹妙药,便是取了他胞姐的一颗心来,作了药引,使的是以命换命的手段,才叫他康健如此。
后事纪:
大盛历天兴纪年初,探寻袭王宝藏的火苗在江湖中再度燃转开来。
下卷:君安否
第34章 碧波烟雨(一)
“踢踏踢踏......”一驾马车缓缓驶向宫门,马蹄铁掌铮铮落地,于接触之时发出寸寸声响。
车驾左檐挂着一枚铃铛,摇摇摆摆间却也不见它作响。
守卫宫门的甲士见马车行近,左右两人出手便将长/枪叉起。
马儿发出呼噜噜的声音,车驾便停了下来,甲士提声喊道,“来者何人?!”
车内无人应声。
僵时,一将领自宫门走来,贴身黑甲,更显肃穆威严。
将领步步稳健,走到马车侧窗处停下,正欲开口时,侧帘微掀,自里面伸出一只手来,指尖修长,骨节分明,手中所持一物,递到将领面前。
将领一看,神色便显异样,随后手一挥,叫拦在前面的甲士退了回去,将进宫的路让开来。
将领牵着马儿,随车驾一同进了宫去。
马车被牵至阶前便停住了,将领撤步站到车侧,隔着帘子,他看不到里面景象。
良久,车驾内的人掀开帘子走了出来。
那人站在马车上,一阵微风吹过,衣袂随之摆动,只见她双手阖起,将手揣在了左右衣袖之中。
看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宫殿,不知所思。
朱唇微启,只道一句,“好久不见啊,崔甚。”
车下之人闻言,下意识正了腰间的佩剑,抱拳躬身道,“公主。”
————————————
启元七年初时,距赤焰帮灭门案发生已过去数月,在天地盟的眼皮底下犯下如此恶行,多少有些藐视的意思在。
像这等残暴的手段,加上挑衅的意图,归凶便是寂宗的嫌疑最甚。
时隔数月,一直没有进展的正派一道却忽然之间就知道了真凶,不是老对家契宗,而是向来与世无争的碧波烟雨楼。
很难想象,会是出于什么原因,让一向只专注自家生意的碧楼,出手如此狠决。
按照正道所说,他们手中,便是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让碧楼抵赖不得。
天地盟盟主封轻飏准了新亲家的请求,于是,谢秋时召集人手,出师有名。不待自家喜时过去,便鼓弄暗潮,要去征讨碧楼。
碧水之上,有楼矗立。
烟雾环之,久不见形。
则有武人,乘船向去。
未及楼门,火羽疾行。
武人登楼,血洒四方。
有人言:火势三日不灭,未留活口一张啊。
“胡说,哪有木头经得起三日烧啊!”座下人高声反驳。
听得此言,其余闲客都向台上之人摆了摆手,发出唏嘘之声。
唯一偏桌座客,半个身子倚在窗边,手肘衬着下颚,瞧着街下熙攘,有些出神。
那个故事,再也不会有人比她更加了解了,烈焰冰锋,怎抵锥心之痛。
————————————
风林火湖位置特殊,南北之向有两条绵延的山脉,两山之间形成了一条狭长的“沟壑”,风林火湖,便是在此之间,夹山而存。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