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碧波烟雨楼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6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将领一看,神色便显异样,随后一挥手,叫拦在前面的甲士退了回去,将进宫的路让开来。

将领牵着马儿,随车驾一同进了宫去。

至殿阶前,将领撤步退至车侧,隔着帘子,他看不到里面景象。

良久,车驾内的人掀开帘子走了出来。

风吹过,衣袂飘起,只见那人双手阖起,揣在了左右衣袖之中。眼前宫殿,当真是熟悉又陌生,朱唇微启,只道一句,“好久不见啊,崔甚。”

车下之人闻言,下意识正了腰间的佩剑,“殿下。”激动、兴奋、迫切的心情一览无余。

“去吧,她在等你。”赵出阳缓步登上高阶,对身后人说道。

崔甚望着那熟悉的背影,恭深一拜,而后退步回身,卸甲,只向宫外。

她走啊走,第一次觉得这宫阶长,又长又高。原来就是这般吗......她有些记不得了。四下回望,这高墙、这长阶,现在看来,真是处处血腥。

“王上,长公主殿下回来了,现在殿外等候召见。”

赵佶斗笔转锋,提腕。“宣。”

搁笔,抬眼时却有微惊。但见广袖素衣,落步而来。此情此景,正叫他心有恍惚。

赵出阳端立殿中,不见礼,亦不言语,直视王座,毫不避讳。

旁侧曹白怕惹得王上不悦,小声再道“殿下”二字提醒。

可话音刚落,正座上的人却忽得开了口,“现在才让王姑回来,可是有怨?”

赵出阳不答,却忽然拆手将腰间佩剑卸下,扔给了曹白。这是什么意思......觐见者不得披甲配刃,这是宫规,可那些规矩对她赵出阳来说,从来都是例外。现下此举,是何用意?......

思索间,赵佶看到了那被丢出的兵刃,面色未改,心中却沽涌风云。只因那兵刃不是别物,正是大盛王剑——归鸿。

百年之前,有天外陨铁降世,当世君王视为祥瑞,得之喜不自胜,遂命人将其打造成了一只玄铁盒,专作存放传国玺之用。这只铁盒子最是安全,普通水火皆不可侵,寻常刀剑亦不可入。

后来,王将剩料交于班氏一族,由班疾,当世最厉害的天工铸师执柄,锻造出一柄短剑和一把匕首。

长风逐浪,落雨归鸿。

己合二十三年时,赐予出阳公主,后北境大胜。在那之后,归鸿剑便就真正成了出阳公主的佩剑,同时也象征着她手握的十万镇北军。

赵佶缓缓站起,他看着眼前素衣,终是看到了那狭长眸子中蕴着的冷意。手掌微抬,曹白立即会意,殿内宫人悉数退下。

待人走尽,唇开合,却道一声,“小姑姑。”

是的,就算他再不愿相信,此刻站在面前的,也绝不会是他人。

“很意外吗?”赵出阳终于开口。眉头微皱,不是她的声音......可这语气,却又是她......

“小姑姑在说什么,朕听不明白。”话出口的那一刻他是慌张的,因为他知道这世上没有什么能瞒得过小姑姑,尤其王室。可很快他便沉了下来,既是当初选择,那便没有退路可言。

“我怀疑了所有人,却从没想过会是你。”眼底的冷意含着怒气,向刀锋一般扎去。明明着的是素衣,可在赵佶眼中,却是分外惹眼。

第64章 因果(二)

己合二十三年,北境平,凯旋归。

百姓夹道相迎,只为瞧上一眼那黑甲红缨的公主将军。风头正盛,一时无两,甚至盖过了当时还是太子的赵旭徵。

盛武宗亲问所求,后来人知道,建康城北当巷中,辟了一座公主府。古往今来,能在宫外开府的王族女眷,只她一人。

“欺人太甚。”干巴瘦的小寺人愤愤而言,“平日克扣,我家主子不计较也就罢了,如今眼见着就要入冬,没了例碳,主子要是冻出个好歹,你们担待得起吗?!”

“曹白,别在这里嚷嚷,佶王孙的例碳内府可是一早就送去了。”

听了这话,小寺人更是生气,“那都是些劣碳,烧起来烟大得能呛死人,做奴才的都不愿意用的东西你们给主子,这像话嘛!”

“诶!空口白牙可不兴你污蔑。内府送去的可是上等的银骨碳,至于到了你们手里它怎么就变成劣碳的......内府可是管不着。”

小寺人鼻头一酸,被人欺负到如此地步,他却一点办法都没有,“你再说一遍!”他带着哭腔大喊。

“你主子管不好下人,手脚不干净就不要怪到内府的头上来。”

小寺人用袖一抹,将鼻涕眼泪摸了个乱七八糟,二话不说便一头冲了上去一顿挥拳。那内府寺人也不是好惹的,乱拳回应。

许是动静太大,又招来几个内府寺人,结果可想而知,寡不敌众。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