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缝隙虽窄,可一人过倒是足矣。几人先后进入,沈昌黎断后。
这里面确实另有空间,看起来似乎是个通道一样的地方。
应着缝隙照来的光,曲连舟那看清了半靠墙壁的一具骸骨,和他怀中的长剑。当年一同进入袭王洞的,也有这样一位剑客。贪狼江淮......
他在此地,那也就是说眼前这条路,就是当年他们来时的那条。
第69章 因果(七)
大盛历己合二十五年。
家中变故,谢有晴带着阿弟一路从开阳郡逃到建康,母亲推他们出来时,在她怀中塞了一物——玄铜签。母亲嘱咐,要他们去找碧楼。拿着这铜签,碧楼便不会坐视不理。
路途遥远,那时的她原本就是个孩子,还要带着一个孩子,一路遭遇,艰难可想而知。可她要活着,只有活着,才能报仇。
姐弟二人一路向着风林火湖的方向逃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扶摇城时,她却眼见着谢秋时骑着高马,入了城门。谢氏与扶摇城素无往来,他来此地是去碧波烟雨楼。那所为便是......要查她姐弟二人的下落。
碧楼去不得。可还有什么选择呢......她努力思索着一切可以、或许可以容身的地方。她从未像现在这般冷静,父亲母亲不在了,能靠的,便只有自己。
突然,她想到了一个地方,至少在那个地方,谢秋时不敢轻易动手。
姐弟二人赶在日暮闭城门之前入了建康,可这偌大的城啊,究竟哪里才是容身之地呢......
就在思索之时,身旁的小人儿却拽了拽她的衣摆,低头看去,只见他小手一指,她才惊觉,不知何时身后竟有人暗中尾随。是谢秋时的人吗......
她不敢拐进小巷,只敢在人多的地方走着,可是天渐渐暗下,街上也没有几个行人了,他们又该去向哪里。
最危险的夜来临了,尾随之人便明目张胆靠近了来。“你们逃不掉的,认命吧。”
谢有晴将阿弟护在身后,即便灰头土脸,可面色仍是坚决。
那人叹过一口气,“左右都是死,越是反抗死得越是惨,这又是......”不待那人后一句说完,谢有晴拉着阿弟向后逃去。“何必呢。”
夜雨星星点点落下。连日逃亡,他们已剩不下几分力气。脚下一软,阿弟迎面摔下,泥土沾了满衣。他很懂事,知道阿姐有多难,故而一路上从未哭闹,就连饿了肚子也不说一句,只在腹内搅闹时才叫阿姐听了去。
现在这一摔,可是会将命都摔了去,他哭着看向回头寻他的阿姐,想让她快逃,可是自己却又怕得不行,左右说不出一句话来。
杀手已然追上,看着地上幼小的亲人,谢有晴赶步扑在了他的身上。瑟瑟发抖的两个人儿蜷缩在一起,背后就是杀手。她紧闭双眼,谁......谁能......
雨水啪嗒啪嗒,划过冰冷锋利的刀尖,落入地下,汇聚水中。她似乎已经感受到死亡对她的召唤,她不想再听,也不想再看,每一个细小的动静都能叫心间颤动。
锋刃已举起,她听到了,只要落下,他们便走向了与父亲母亲一样的结局。可她不甘心,太不甘心。
手起许久却不见刀落,她小心翼翼回首一瞧,那杀手举着刀就站在原地,动也不动。而在他的胸口处,正有一剑直直穿透,雨滴打落剑上血水,不住流下。
剑收,刀器当啷落地,溅起水花一阵,杀手脱力,瘫软倒下。
少年黑甲高髻,将剑上血水一甩,却未收鞘,只见他向后一转。谢有晴扶起阿弟,她方才发现不知何时竟多了一驾马车在此。
少年人向车驾走去,似是在旁说着什么。正在这时,与杀手一般着装的人星星点点出现在房檐、楼阁之上。刀身和着月色雨滴,反射道道寒光。少年杀了一人,这围上来的众人,便要杀了他。
车驾行过,只留少年一人在原地,提着剑,分毫不惧。杀手攻去,少年未见落得多少下风。
马儿呼噜停下,与谢氏姐弟照面。这时谢有晴才看清,那车驾左檐还悬着一枚铃铛。
“多谢相救。”双手抵阖,微微躬身。在如此狼狈之时,她依然保持着应有的礼节。因为她知道,这车驾内的人,或许就是她姐弟二人最后的希望。
车内无人应声,却闻轻步踏水,起身抬眼时,蓦地一惊。狭长的眸子蕴着寒意直直盯着她,浑身汗毛霎时立起,那是一种比死亡还要令人胆寒的感觉。
那人一步一步走近,身后为其撑伞的红衣少女便步步跟随。她们似乎全不担心身后独自奋战的少年,只关注自己想关注的事情。
突然,一片寒凉触来,在脖颈,在耳后,在面颊。那寒凉托着她向前倾去,不由拒绝。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