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匹马戍梁州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7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林佳书的手指已经僵硬,秦潇握着这冰凉的手,在适应的暗度中静静地看着她,心中的悲痛再次袭来,“对不起,是我没有顾好你。明明……明明阿珩早就提醒过我了,可我……是我狂妄不知数,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佳书,你睁眼看看我,你再看我一眼。”回答他的只有无尽黑夜里沉默的风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现在这样的?是宁太后逼之过甚?还是该说宁氏只手遮天,妄图通过他一步步蚕食掉整个大楚?宁澄焕替他夺位究竟只是为了他,还是为了那炽手可热的权柄?秦潇坐守在这里,一夜无眠。次日一早,宁澄荆匆匆来了海晏殿,他这次是应秦潇的口谕而来,见礼之后听秦潇主动道:“朕有几句话,想与小舅舅推心置腹地谈一谈。”这里只有他们二人,宁澄荆道:“圣上请讲,臣愿闻其详。”秦潇道:“朕昨夜想了一宿,想试一试你呈上的那封奏疏。”宁澄荆原本还想着该如何旁敲侧击地再劝,万没想到他竟然会有主动回旋考虑的这一天,当即喜言:“臣愿全力辅佐圣上进行政改。”秦潇一抬手,说道:“但是朝臣百官们只怕不会同意,朕今日让小舅舅来,就是想与你商讨,是否有法子推动政改。”宁澄荆没有立刻回答,秦潇也耐心地看着他继续等待,不知过了多久,宁澄荆终于开了口,“有一件旧事,臣想先说给圣上听。”秦潇问:“什么旧事?”宁澄荆对上了他的眼,说道:“臣知道庚子血季的真相。”秦潇便觉得自己好似突然就空了,还没反应过来便已经问道:“你是指文泽瑞的案子?”“是。这件旧案其实与永陵坍塌分不开关系。”他上前几步,将知晓的那些如数道来。旧事重提,秦潇听得瞠目结舌,缓过好久之后才问:“小舅舅说的这些,可有证据?”宁澄荆道:“只要将宁氏的账目一一核查,便是铁证如山。说来,臣也是看过这些账目的,当时为防万一,还特地誊抄了一份。”“你……”秦潇一时不敢看他,后背里只觉得发凉,“你竟一早就知道,还事先誊了一份?”宁澄荆掀袍一跪,对他磕了个头,“臣受教于颜师,虽没有记名不算师徒,却更胜师徒。臣心中有一面镜,想还朝政清明世,望协君上理江山。”秦潇被他撼慑住,良久之后忽然大笑起来,“好,好!”他从御案后面绕出来,亲自扶了宁澄荆起来,问道:“你是想将庚子血季的真相公诸于世?将宁家拉扯下来?可……可你也是宁家人。”宁澄荆将昔日里对颜清染说过的那句话又重述了一遍:“臣对宁家没有感情。”秦潇被他折服,宁澄荆又道:“臣不为别的,臣只是想做天子孤臣,想为天下苍生请命。”他后退两步,对秦潇一揖,“请圣上允可。”秦潇自小长在母亲与舅父铺设的路上,事事听之任之,从不过问其他,更是不曾有一日深思过“苍生”二字。宁澄荆带给他的这些话颠覆了他旧日里的一切认知,他心悦诚服地看着这个人,一时竟觉顿悟太迟,与之相见恨晚。“可……”秦潇不免担心,“可你也是宁家人,此事一旦公之天下,你也会不可避免牵涉其中。”宁澄荆道:“若臣是首告,是不是能将功抵过?至少保得一条命在?”楚律里确有首告有功这一条,秦潇点头,“好。小舅舅还有什么想法,也一起说了吧,朕洗耳恭听。”宁澄荆道:“大楚辗转至今,民间已有怨怼之言,这些圣上都知道,臣不多言赘述。事实摆在面前是真,但寻其究底一一破之才是当务之急。臣自还朝之后已经看明了,大楚得今日之过,皆因朝野遍布权贵,官官相掩。正如当年永陵坍塌一事,若非先父插手其中,唐氏一门早该下狱问罪,何至于牵连出庚子血季这样的旷世冤案?宁氏党羽众多,旧案再翻,涉入其中之人定是多不胜数。圣上,这是个除旧纳新的大好机会,能让那些闲赋不得志的中榜之士入围朝中。”秦潇道:“朕会先让人将闲赋于外的榜士名单罗列一份,等这件事做好了,再来谈文泽瑞一案。”宁澄荆道:“臣这里有一个人,想举荐给圣上。”秦潇道:“你说。”宁澄荆道:“桑州知府,关长汲。”秦潇问:“他有何政绩?”宁澄荆道:“臣在奏疏中陈列的第一条贷禾论,便是受了他在桑州施行此法的启示。”秦潇毫不犹豫便道:“好,朕会拟好旨意召他入京,等见了他,小舅舅也来,咱们再谈谈这政改一事。”宁澄荆道是,“只消圣上一个口谕,臣即刻就来。”“嗯。”秦潇淡淡一笑,又说起一事来,“朕想先立太子,小舅舅意下如何?”宁澄荆知道这是他的一块心病,斟酌之后说道:“臣无异议。”秦潇看他事事都是这样依顺,心里宽慰不少,对他又添了一份亲近之感,道:“好,等给孩子定了名,朕就正式下旨。”宁澄荆道:“人死不可复生,圣上莫要过于悲痛。如今圣上新添了麟儿,该要好好往前看才是。”“朕知道,即便只是为了这个孩子,朕也要给他撑起一片天。”秦潇痛思一宿,泪已经流干了,再提林佳书时,他只觉得全是遗憾。正事说完,宁澄荆也不多留了,他出来时正遇上秦绩,礼问一声:“兴王殿下是来看圣上的?”秦绩点头,问道:“皇兄可还好?”宁澄荆道:“好许多了,殿下再去与圣上说几句话也好。”“好。”秦绩进去,便看到秦潇双手捧着个荷包,正窝在椅子里出神地瞧着。“皇兄。”他喊了一声,说道:“节哀。”“你来的正好。”秦潇收起荷包,招手让他坐,慨叹道:“若不是这个孩子,佳书不至于拿命来抵。我真的……不太想看到这个孩子,可到底是她拼了命留给我的,我心里又很舍不得。”“皇兄是想立这孩子为太子吧?”秦绩一言说中,问道:“可起了名?”“不曾。”秦潇看着他,“这样,你来给他起个名,不许推脱。”秦绩很是认真地想了想,问道:“皇兄觉得‘粟’字可好?民以食为天,这个粟,日后就是大楚的天。”“好。”秦潇干脆地答应,对他赞赏一笑,“这个字很好。”“我去给母后请了安,才从那边过来,也看了看孩子,正睡着。”秦绩看了他一眼,试探问道:“皇兄日后有什么打算吗?”“你指什么打算?”秦潇问。秦绩道:“后宫。你总不可能只有这一个孩子。今日母后还对我说,让我回来帮你,也多劝劝你。后宫的那些嫔妃可都是士族贵女,别再闹个石昭容第二了。”他说完,秦潇很轻地笑了一声,“往后的事,谁说得准呢?我也不是不能逢场作戏,只是厌倦了这种被人将一切都捏在手中的感觉。”秦绩道:“我知道嫂嫂走了你心里难受,可母后也是为你好,你即便是再不甘,面子上的功夫还是多维持维持。”“我知道。”秦潇不想在这件事上多说,便转了其他事情来议,“你觉得岭南那边,由谁来接替比较好?”“皇兄觉得喻至忠如何?他在周茗手下这么多年,对岭南的一应要务也很清楚。况且他与萧氏还有点血脉渊源,有这份关系在,他该是能胜任的。”“嗯。”秦潇点头,又道:“可我不想放任赵瑾不管不顾,剑西和朔北三地那么一大块地方都在他手里,我想想就觉得窝火。他现在还吞了许州,那周围可全是良田,再这样发展下去,我如何交给粟儿一个完整的江山?”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