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幼崽種田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飯後,豆苗和李行謙說說笑笑,月姐兒帶著罐罐幾個追墨珠兒玩,魏承便和劉婆婆一道拾掇碗筷。

劉婆婆道:「我來,我來,魏學子,你去屋頭和少爺豆苗說話去。」

「婆婆好不容易到我這兒來,怎麼能讓婆婆做這些活計。」

碗筷相碰,發出清脆聲響,魏承低頭淨碗:「婆婆,老夫人是不是聽誰說了什麼,覺得我和罐罐遇到困難了?這才讓您送來這些米麵山貨?」

劉婆婆嘆息一聲:「這事和你們無關,是我和月姐兒輕信一個認識你的村小子……」

「他怎麼說?」

劉婆婆回憶道:「他就說他是幫你們兄弟賣柴,我們問是不是你和罐罐遇到困難了,他支支吾吾說不出話,我們瞧著他老實也就信了,這才報給老夫人,老夫人想著你這孩子自尊自重,貿然送銀錢給你也不是回事,就想著多買點柴,左右府上人多,柴火也是常常要買的,想著等府城那頭來了帳本,再將賣雞蛋的銀子給你送過來,趕巧小少爺回家說今兒是你們生辰,老夫人就想著藉此機會給你們送些米麵鮮肉先過冬……」

魏承稍稍松下口氣,好在大東沒犯什麼大錯,若是借著他們的名義再誆騙了李家的銀子,到那時就是他們再體諒他不容易也救不了他。

「不過,我剛剛聽月姐兒氣憤說一嘴,那小子竟然昧下她攢給罐罐的稀罕糕點……」

魏承手一頓:「還有這事?」

他講出事情原委:「那日他冒雪賣柴,我便提醒他可以去南街後巷賣,也省得走街串巷吃盡苦頭,當時就想著李家上下心善,我們當年也是受了您和月姐兒的照顧賣了好幾捆柴。」

其實當時他們並不比大東好到哪裡去,他頭上新傷才好,肩膀都因著抗柴勒出血痕,還是被包子攤的攤販提點才想到去南街後巷碰碰運氣。

他知曉滿街賣柴辛苦,所以也如當初的攤販一樣提點大東,卻不成想這句話竟然還惹出事端。

「他家境貧寒,爹娘身體不好,還有個弟弟,家裡的重擔也都壓在他身上。」

魏承感慨道:「他這麼做也是叫我又嘆又氣。」

劉婆婆搖搖頭:「這一條巷子除了我們李家也只有趙家算是良善人家,不過今冬趙家的柴被那門房的親戚給偷偷包攬,也就是我們老夫人當家,十年如一日裡里外外都清正,沒恁些個僕從外人勾結。」

「再者老夫人信佛,冬日裡見著貧苦人家來賣柴賣山貨,我們這些婆子丫頭若是看得上眼都會收上一收,還會多給兩文錢,就當是做善事了,那小子就算是不說是幫著你來賣柴,再稍等那麼一會兒,門房也應當會來買他的柴啊!」

「他應當是急了,許是他聽說我們與李家有些瓜葛,就以為憑著我的名義能賣出去柴,但他不知道李家行善事,後面怕被發現再賣不了柴,就心虛偷偷私藏了月姐兒給罐罐的糕。」

魏承邊洗刷碗筷邊道:「大東應當能聽勸,我會想些辦法讓他把不該拿的還回去。」

「莫要太聲張,你們兄弟在村子裡住著能少得罪人就少得罪人,不過這事我會如實和老夫人說,至於夫人以後收不收他的柴,我一個婆子真做不來主,要全憑老夫人定奪。」

劉婆婆也有些無奈:「不過這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說李府沒什麼損失,不過是月姐兒被誆了兩塊糕而已;」

「往大了說,若今兒換了旁人和月姐兒來,旁人見你飯桌又是鹿又是羊,還派村小子去李府賣慘,你這名聲也算是毀了啊。老夫人是體面人,不會戳破窗戶紙,你還要在縣裡考學……我知曉那村小子沒什麼壞心眼,根本想不到這一點,可有些事情沒那麼簡單,你們都是孩子,再聰慧也是個孩子,以後凡事要多思多慮。」

魏承微嘆,心道劉婆婆果然是這樣想。

他點了點頭:「婆婆,我曉得了。」

.

「大東?大東?」

大東忙將手裡的東西塞進背簍里又往裡塞一把乾草,回頭道:「娘,咋了?」

陳氏上下打量他一眼,皺眉道:「你這兩日到底怎麼了?魂好似都丟了!家裡攢了恁些柴,是不是又要去鎮上賣了?」

大東臉色白了白,雙手緊緊捏著筐邊沒動。

她一邊揉面一邊道:「前兩天小東吃了你二嬸子家的白饃饃,今兒娘包了你就給還回去她們一盤,咱們不能欠人家人情。」

燒火的小東嘟囔道:「我就吃了一口。」

這話就惹惱了陳氏,她用力摔了下麵團:「一口也不成,吃了人家的東西就是要還的,咱們家窮,但又不是乞兒,別說是吃她一口饃就是喝別人一口水也得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