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京官之女養家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或許上天憐憫他從未享受過生母之愛,讓他在科考上一路通暢終成兩榜進士,且在最得意的年華遇到了阿珍,與她建立家庭生兒育女。

不管別人怎麼看,對於他來說,國子監八品博士,這個官職對他來說正正好,既可養家餬口,又不需要營營苟苟保持他一顆文人初心。

可一想到要到京城的父親嫡母,蘇言禮總感覺平靜的人生要被打破,他陷入了無端的焦慮之中。

蘇若錦不是在巷子裡瘋玩,就是去鋪子裡查帳、核帳,就算有點空閒也是搞搞美食,一直沒注意到他爹最近的情緒變化。

直到一家人坐騾車去郊外接祖父嫡祖母時,她才感覺到了異樣,昨天晚上來的那個蘇家大管事說,蘇家人雖沒到京城,但去年就派專門的人來京城置房了,蘇言禮還住租房時,蘇家人已經在京城買上三進三出大院了。

「爹是不習慣跟他們住一起,還是怕他們捨不得讓我們搬過去住?」

「都不是。」

蘇若錦小腦瓜子一轉,「怕祖父以長輩的身份壓著你把叔叔弄進國子監?」

蘇言禮沒吭聲,算是默認了女兒的猜測。

「那小叔現在是舉人嗎?」

要是舉人,蘇言禮都不愁了,就是因為嫡弟自從十一歲考上秀才後連考九年都沒考上舉人,此次進京的目的就是為了進國子監。

自從蘇若錦穿到大胤朝,除了他爹升職考核,在書房見過爹寫的生平經歷中提到過蘇家,平時他從來不講平江府蘇家之事,在以宗族為單位的群居社會裡,像蘇言禮這樣關上門過自己小日子的年輕夫婦幾乎沒有。

國子監雖然是大胤朝最高學府,但其實這個學府不是用來保證進來的人都考上進士的,它培養人才沒錯,那是為皇家貴族、官宦世族培養人才的,每年能被州府舉薦上來的沒幾個,就算是州府舉薦上來的,也是各州府官員子女居多,寒門學子幾乎沒有。

第133章 怎麼辦

在京城的人一般都有除了我是城裡人,其餘地方都是鄉下人的優越感,程迎珍到是沒有這樣的感覺,主要她婚前一直生活在壓迫之中,婚後又因為社恐幾乎宅在家裡不與人交往,而蘇言禮也不喜歡結交,也沒讓她有更多機會接觸外界,沒受到這股氣息的影響。

但當她看到蘇家人時,內里還是很震驚的,他們穿著打扮光鮮亮麗,車馬行李如此富足,竟比她娘家的日子看著都好。

蘇言禮履歷生平當中有提到蘇家是平江府鄉紳,蘇若錦看到後,也想過多少家資才能稱為鄉紳,昨天晚上,蘇家管事過來通知老爹今天早上來接人時提到已買三進三出大院,沒想到見到真人,即便從南到北一路風塵僕僕,蘇家人所表現出來的富足安逸還是驚住了在京城低層掙扎的蘇若錦。

看來除了蘇言祖進國子監煩老爹外,蘇家應當不會打秋風。

十多年未見,乍然看到在京城才熬到八品博士的兒子,蘇德開有一陣恍惚,好像兒子昨天才從家鄉出發來的京城,他的相貌竟沒什麼變化,還是那樣文質彬彬一副與世無爭的模樣,如果……他肯鑽營的話,估計現在至少七品以上吧,比縣太爺高,那他在家鄉的面子是不是更好看些?

嫡母錢氏下馬車當兒,掃了眼面前庶子一家,一個個相貌還不錯,但是樣子溫溫吞吞的,跟管事打聽的差不多,窮的至今還租房子住,要不是有個早飯攤子,聽說吃飯都成問題。

錢氏特意朝庶長子看過去,要不是聽說他門下有晉王與吏部侍郎兒子,他們才不會舉家搬到京城來,希望不要讓她失望。

蘇若錦掃了眼祖父嫡祖母,見他們只管盯著爹瞧,她目光尋找傳說中比爹還早一年考上秀才但九年沒考上舉人的叔叔。

尋了一圈沒看到人,正在疑惑之際,一個管事模樣的中年男子朝遠處喊了聲,「二郎君,大郎君一家到了。」

原來她二叔正站在不遠處的水榭里看風景,對榭頂垂下來的柳枝搖頭晃腦,不知吟什麼詩作什麼對,從背影上看,跟她爹差不多,難不成竟也像爹一樣是個清雅文人?

聽到叫聲,年輕男子終於調頭,負手朝這邊踱過來。

蘇言祖,今年二十歲,蘇言禮十二歲中秀才那年嫡祖母生的兒子,不僅長相清秀還擁有一雙迷人的桃花眼,緩步之間,貴公子氣息撲面而來。

不得不說,蘇家基因相當不錯,蘇言禮生的清朗俊逸、風姿綽約,蘇言祖竟也差不多哪,氣質瀟灑,很符合傳統審美觀,讓人見之忘俗。

「大哥,好久不見,別來無恙。」

蘇若錦:……

不開口就是溫文爾雅帥哥一枚,這一張嘴……怎麼這麼欠呢?

你也知道是大哥啊,怎麼跟一般文人朋友敘舊一般,只聞客氣,不見真情。

不過也是,蘇言禮十七八歲就離家,不是遊學就是科考,跟當時還是幾歲的弟弟確實沒什麼感情,他口中的客氣,只是對傳聞中的哥哥給出的基本禮貌罷了。

十多年沒見,蘇家人見面沒有任何情緒波動,更不要說什麼抱頭痛哭了,簡直比一般朋友見面還寡淡。

蘇言祖開了口,蘇言禮帶著妻小給父親嫡母、弟弟一一行禮,客氣的說幾句路途遙遠舟車勞頓,然後直接轉到吃飯上,「我在京中酒樓訂了宴席,為父親母親、阿弟接風洗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