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京官之女養家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寧七郎沒走,他要與趙瀾合計一下這兩天發生的事情。

蘇若錦跟他二人,一起理了下山匪與畢長貴之事。

這件事很明了了。

畢長貴不知用什麼方式找到了隱形的山匪,利用夏收他們上山之際,收買他們劫了上官嶼,利用上官嶼行調虎離山之計殺進農家樂。

蘇若錦道:「有一點我想不明白,既然他們想殺我們,那身手不是頂級的,至少得殺手極別的吧,可是卻被我們幾個菜鳥給制住了,這不合理啊!」

寧七郎覺得蘇二娘分析的有理。

趙瀾幽幽道:「他們倒是想雇頂尖殺手呢。」

「呃?」

雙瑞在邊上回道,「新帝登基後,經費充足,探察司增加了很多人手,他們各方渠道都被我們切斷,就算有錢也找不到好的殺手。」

原來是這樣。

蘇若錦問,「山匪那一邊什麼情況?」

「前幾年,朝庭一直動盪不安,沒有人關注這些事情,再加上去年春災情嚴重,生出很多亂來,不少平民百姓團成伙打家劫舍,可當我查到二百里之外的安陵縣時,發現整個災情期間,東石頭村沒有一個當山匪的,而且這個村子沒有賣兒賣女的行徑,這種看似有人倫之事,卻與去年的年景格格不入。」

「平常中顯得不平常。」

趙瀾點頭,「而這個月,這個村子裡的大部分男丁都不在家,村人的口徑很一致,都說出去找活干,幫人割麥子。」

「割麥客?別的村子也有吧。」

趙瀾點頭,「有,也是成群結隊的,但是別家村子,那些留在家裡的婆子都能說出男人出去割麥的地方,唯獨東石頭村的說得模糊,問到最後,就說很遠。」

果然,雁過留聲,人過留跡,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

蘇若錦嘆氣,「能隱形近十年不被人發覺,這些人相對一般平民來說,已經很聰明了。」

寧七郎道,「要不是貪婪姓畢的錢,估計朝庭還發現不了。」

蘇若錦拍著心口慶幸,「今年方圓一二百里,就我爹這邊的麥子長得最好,估計如果不是這一出,他們的目標應當是搶尉州縣糧倉。」

不要說,肯定的。

幸好他們貪婪,被抓了。

公子小娘子們去休息,三泰帶著人把屍體處理了,還給燒了大神,去了農家樂的晦氣。

第二日,趙瀾帶著山匪、畢長貴回京。

寧七郎幫忙一起。

寧寧不肯跟他們一起回京,「阿姐讓我帶阿慧在這裡散心,等你們忙完了,再過來跟我們玩唄。」

寧七郎提醒道,「六月中旬,趙小郡王弱冠,我們不定過來。」

「那我跟阿錦一起回去。」寧寧道,「反正我跟阿錦都有身手,要是路上遇到小賊,肯定不在話下。」

眾人:……

最後,寧七郎想想這趟是押犯人進京的,小娘子跟著一道,確實不太好,於是寧寧姨倆留在了農家樂。

誰都沒有注意到,范晏嘉居然也沒有回京。

第268章 大豐收

隨著趙瀾等人離開,蘇若錦把心思用到了一百多畝疏菜地上,隨著氣溫升高,辣椒生長很快,每天早上都能採收幾百斤,配著韭菜、薺菜、雞毛菜、菘菜、還有在農家收的醃竹筍等一塊運到京城去。

菘菜,就是現代的大白菜,為何古人叫松菜,在古人看來,白菜凌冬不凋,四季都可見到,有著松樹一樣的操守,因此被稱為「菘」。

可見古人將松柏之性賦予白菜,品性至高。

大白菜可炒可醃,還是火鍋里不可缺的靈魂蔬菜,蘇若錦撥了二三十畝地來專門種它,一年四季不斷的。

還有芥菜,與白菜一樣,在古代也是美名遠揚、極受人們歡迎。它的吃法頗多,熱炒、涼拌、做湯、調餡都可以,也是大胤朝主要的蔬菜之一,幾乎所有農家都會種,他們自給自足,但京城裡生活的官員、酒樓等,都要花錢買的。

蘇若錦賣一部分新鮮的,還有一部分讓董媽媽帶人切細碎醃去生味,賣到京城,醃過的可與雞蛋做道清淡的湯,也可配其它炒成各類小菜,比如芥菜炒毛豆,芥菜筍絲等。

另外,芥菜味辛,尤其是芥菜種子,磨成粉後稱為芥末,可用作調料,適合搭配魚類,「魚鱠芥醬調」,生魚片要配著芥末醬一起吃。

蘇若錦種的這幾樣蔬菜都是極易生長、產量頗高的蔬菜,所以從五月下旬一直到六月中旬,短短二十多天,她的菜地收入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豐盈起來。

因為買了一大片山坡,農家樂只占用了一小塊地方,其餘地方都圈起來養牲口堆肥,不僅肥有了,那些雞鴨鵝等小家禽看著看著就能宰著吃了。

蘇若錦高興的嘴都合不上,第一批成熟的小公雞又鮮又嫩,她連忙捉了十隻親自拎回縣城家裡,上灶做好給爹娘吃,從辣子雞、甘鍋雞、吃到大盤雞,再到燉清湯,十隻雞吃了十個花樣。<="<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