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帶百億物資,在70年代風生水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沒有,不過已經在儘可能爭取。

一起畫出平面設計圖,也是那會兒著手圖紙構想的時候,突然就有了想法,順手的事兒。」

再次仔細看了一下具體內容,陸言辰也發現了君丫頭的小心思。

反正概括來說,全篇整體下來,院子與空地的建築規劃關係,清晰明了。

將兩處位置在設計圖中間對摺,每邊都能夠單獨拿出來動工,同時打開後,又不管從呼應程度,風格選取,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不僅是出自同一人之手,更是完全互補的存在。

有時他都不得不佩服這個姑娘大膽的思維方式和動手以及行動能力。

「確實如你說的那般,但話又說回來,如果不能把那塊地皮拿下,都對不起這份兒設計圖。」

君卿卿也被他的說法弄的哭笑不得:「陸叔,這話說的就有些誇張了。哪有地皮就和圖紙的?

讓別人聽見,還不得覺得咱們是不是腦袋有什麼問題。」

「哈哈哈哈······我也就是那麼一說。

反正咱們能在那邊動工還早,這邊五進的弄完,還有好幾處沒去呢。

時間留出來一年都不是問題。

要不是清楚你這丫頭大學的專業學得是什麼,很難不相信是個科班生。」

聽見對方的感慨,這會兒君卿卿想到的問題是,隊伍進度弄到王府井大街,至少還要一年起的時間,如何才能將持續陣線儘量縮短是當前要首先解決的。

沒想好怎麼辦,也不著急這一時半會兒,記起進院門那會兒看見的幾張新面孔,當即問了出來:「陸叔,咱們這邊新招人的進度怎麼樣了?反正硬性要求這塊堅決不能放鬆一丁點兒。我看見已經有幾個人加入進來了是吧?」

提到這點,陸言辰也想起最近招人遇到的問題。

「你看見那幾個已經來了半個多月,幹活十分賣力,這幾人是我在京市買了四合院後,第一次進行院子大範圍修整的時候,被請過來幫忙的其中幾人。

當年招人,也可能是怕被騙,除了從滬市跟來的幾個哥們兒,其餘人都應對的很小心。

請人是因為工作量確實大,不得已為之。

一段時間相處下來,倒是表面上看品行都可以,不過仔細說起,關係也是有遠有近。

最開始清大院子那邊動工,不是在古武賽事期間人員有過一次調整麼,多出來那幾個人,大多數在那回修繕四合院的過程中也在。

跟著我幹活,一起就是那麼多年,現在也成為了咱們這邊的核心人員。」

君卿卿明白對方這話的意思,相對於自身究竟處於何位置,相較不操心,你讓我幹啥活兒,咱就悶頭做好分內工作的人來說,到手的工錢是實打實看得見的利益。

就算跟定陸言辰,但到手的錢能更多,誰會不開心?

明顯這些人比後來的那幾位,每天的工錢都會高出去整整一塊。

一個月下來,就是三十塊錢,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僅多出來的部分就能輕鬆抵上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無可厚非,此處說的工人是正式崗位,各個廠子臨時工一個月十八塊五的收入,完全比不得。

本來還有兩三個人那時候也是一起的,這回希望多招人後,陸言辰同樣發出過邀請。

但消息遞到幾人那邊,才讓他清楚,這麼多年過去,彼此在漸漸疏遠走動,聯繫越來越少的情況下,要麼有人已經舉家搬離原址沒有告訴過他,要麼是找到新養家餬口的辦法。

從頭至尾沒有一個人記得走前知會一聲當年在幾人家裡困難時,伸出援手的陸言辰。

對於這點你可能要說,人家勞動換到的工錢,當年彼此也只是僱傭關係,後來為什麼還要有什麼事兒都和你說?

但幾家人的情況特殊,前面提及的家庭困難,不是生活困難,勉強餬口這種,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舉步維艱。

每家情況都大差不差有相似之處,家中除了被找到這幾個人還算勞動力,剩下便是老弱婦孺,或者因為有病患而受到拖累。

現實情況就是如此,當年選定他們幾個,是經常與這些人一起到處做苦力的一個小伙子,被陸言辰喊上幫忙做工,知道東家還有人員上的需要,才提了一下。

第523章 未來想法

更大意義上,陸言辰的所作所為也能算雪中送炭,那段時間不僅工錢本身比這些人去找其他活計,按日計算給出的數目要高一些,更是始終都準時發放,從不拖欠。

平日裡大鍋飯的時候,也會特意多做不少,吃飯前讓大家全都提前裝出一份兒,方便晚上回家正好帶走。

目的不言而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