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那咱們豈不是要找媒人來?」羅玉娥道。

錦娘知曉羅玉娥也沒什麼人脈,就是錦娘自己也不認得許多人,但她笑道:「您擔心什麼,解試一過,自然許多人想上門說親的。」

羅玉娥想起幾年前時兒子發解後,的確是如此,她也曾經被說動的動了心,但又怕是陷阱,所以還得女兒回來忖度。現下聽女兒這般說,心下稍安。

卻說周家那邊,中秋節蔣羨沒有上門去,周大夫人正抱怨道:「如今真是人情淡薄,以前蔣十六哪次不上我家的門,如今卻是回京了都不來,原本我還想好好問問他關於我們二姑娘的事情。」

「娘,這關他什麼事兒。」周存之道。

周大夫人徑直抹淚:「你大妹妹死的早,留下一雙兒女,好容易你外甥娶了妻室,卻要看他後娘的臉色,二妹妹又下落不明,我這是造了什麼孽哦。」

她平生也沒做過什麼壞事,怎麼兒女們命都這麼苦,那個張氏也是個不孝的,陽奉陰違,喬張做致,以至於兒子也受苦。

若是以前周存之不耐煩聽這些,但如今,他也想了想曾經父親鼎盛時,周家又是何等樣子?二房三房都只是附庸。

好在他現下也做官,便安慰道:「王三郎不是個糊塗人,時常和我通信,大外甥如今正舉業,哪裡就有那麼些不堪了?至於二妹妹,她平安就好。」

從周大夫人這裡回房,他沒去張氏那裡,而是去了郭小娘那裡,這郭小娘皮膚白皙,性情溫柔,生的小小巧巧的,見周存之進來,忙道:「我剛打發哥兒睡下了。」

說罷,又讓丫頭打水給周存之洗手,她則親自看茶。

周存之淨過手,又接過茶盞:「哥兒年紀小,讓他多睡,多睡會兒才能長個子。」

如今家裡唯獨有他一個做官的,當然就是他說了算,更何況小舅子張九郎恩蔭還是他幫忙辦下來的,張氏也不敢與他抗衡。這郭氏便是他在任上正經納的二房,說起來也是好人家的女兒。

「我也是讓他多睡會兒呢。」郭小娘其實也不願意出門去,前幾日中秋夜涼,孩子才三歲,張氏和周存之都要抱出去賞月,好在兒子沒有高熱。

二人說了會話,周存之便在這裡歇下,二人鬧騰了一夜,住在隔壁的香茗聽的一清二楚,心裡發酸。

以前她也受寵過,後來生了個女兒,女兒又夭折了,沒調理好又生下個女兒,等回過神來,二爺有了新歡了。她只是個婢子出身,不似那郭小娘,原本是知州的續弦,知州本四五十歲娶的她嬌花嫩柳,自然寵愛,好日子沒過兩年人死了,她被繼子趕了出來,但仍舊分了不少銀錢。

進周家門時,就帶了黑漆描金大床一張,梨花鏤空床一張,四箱、四櫥的衣裳插不下手去,金冠子也有兩頂,金鐲子也有三對,珍珠寶石几匣子,還帶著兩個服侍的丫頭進門,出手闊綽,為人又有見識,周存之對她簡直是專房專寵。

倒顯得冷落她了,男人不來,她這手裡也沒什麼錢,人又覺得淒涼,不免哭了起來。

錦娘這邊房裡卻是熱鬧的很,明日蔣羨旬休,頗有些睡不著覺,兩人打雙陸打到半夜,又把紗燈拿到床邊看書,錦娘又起身去恭房,吃東西,到了一早才睡下。

中午才用第一頓飯,用完飯才開始刺繡,羅玉娥又從前院過來說話。

「姑爺之前給他請了名師,這次又帶著他行卷,揚哥兒最該謝姐姐姐夫了。」

車軲轆話錦娘也聽著,等她說了兩遍後,錦娘才道:「您感謝到時候買些你女婿愛吃的果餅、硯台送來比什麼都強。如此,我也好做人。」

如今爹娘住自己府上,食宿都是錦娘包圓,她們有臭水巷宅子三貫二錢一個月,五十畝地將來一年少說也有三五十貫,如此,她們夫妻也有七八十貫。

錦娘自己是無所謂,但提醒她娘要對蔣羨好一些,不能把人家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如此大家才更和睦。對外面的人,人家幫了自己,尚且三節四禮,難道家裡人就是理所應當的麼?

岳父母和女婿,對應婆媳關係是一樣的。

羅玉娥一聽也的確如此,等揚哥兒解試通過之後,在錦娘的指點下,揚哥兒親自挑了一斤松煙墨、一方瓦硯、兩幅竹葉紙,羅玉娥則送了炸鵪鶉一碟、葡萄兩串、時興點心兩份。

「我怎麼好要呢?丈母如此,實在是和我生分了。」蔣羨連忙推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