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當滿級大佬穿成小可憐兒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二胎又生了個兒子,取名方學禮,她臉拉的更長,讓大家更加莫名其妙。

他們這兒,婚喪嫁娶,都會專門派人去親戚家裡報信兒,生孩子也是一樣的。

每個家族裡,有一個人是專門負責報信兒的,只要這個人不年不節的上門,不是喜事兒就是喪事兒。

要是聽說生了孩子,大家都會先問:「生了個妮兒還是生了個小啊?」

要是回答「生了個小」,那問的人就會發自內心的恭喜一句:「那可真是喜。」

要是回答「生了個小妮兒」,問的人連恭喜都說的有點言不由衷:「那也挺喜的。」

聽聽,生男生女的差別就是這麼大!

所以,大家和田小娥的悲喜並不相通。理解不了她的情緒,還以為她在給大家擺臉色。這一下子,田小娥本來就不算好的人緣就更差了。

她也因此更加不喜歡兩個兒子。

方學武和方學禮都被田小娥扔給了婆婆帶,她從來就沒管過。好在她婆婆就方修文這麼一個兒子,也沒別人來提意見。

不知道是不是田小娥不愛孩子的報應,後來她又懷了三次,全是兒子,一個也沒能留住。大概兒子也不願意來她家受苦。

倆孩子長到十來歲上,奶奶去世了。他們就只能一切靠自己,反正親媽田小娥是靠不住的。親爹也靠不上。方修文這個老頭子,只要把他伺候好了,家裡一切事情他都不管,由著田小娥折騰。

後來,方學武娶了媳婦,是個來逃荒的孤女,名叫王春妮兒。聘禮就是半袋玉米。王家人把春妮兒留下,自己接著跑路了。

方學武一成親,立刻就被田小娥淨身出戶了。是真的攆出去那種。

還是族老們看不下去,出面幫他要了點糧食和錢,讓他能蓋兩間土坯房,不至於流落村頭。

田小娥不給兒子分東西,但是卻告訴他,逢年過節,節禮不能少。年底還得給孝敬錢。

再後來,方學禮也娶了個媳婦,是隔壁村的張文娟,這是他憑藉一張帥臉自己勾搭來的,要不然,就他家這個名聲口碑,他壓根兒就娶不上媳婦兒。誰家願意把姑娘嫁給他?就是賣閨女的人家都看不上他!

倆人一結婚,田小娥比照著方學武的份例,也給他們分了一份,讓他們立刻滾蛋。

分給兒子的每一分錢,都好像在撕扯她的心臟。

她是真的一分錢都不想給。但是不給又不行,那群糟老頭子會來找她。

方學禮比他哥強點兒,他媳婦兒家條件還行,岳父岳母和兩個舅兄都來幫忙,出錢出力,給他蓋起了三間房,廚房柴房廁所院牆都給弄得好好的。

張文娟家裡為什麼這麼開明呢?也是因為張文娟這熊孩子多少有點極品,簡單來講就是好吃懶做脾氣大,不好給她挑人家,就怕她嫁過去之後日子過的過於雞飛狗跳。

方學禮家條件雖然不好,但是這個小伙子看著還不錯,長得好看嘴巴甜,人也機靈,關鍵是張文娟自己滿意。用後世的話來講,他能提供的情緒價值高啊。

而且,結婚就分家,不用伺候公婆,正好適合張文娟。

至於日子不好過,誰家日子好過了?餓不死就行了!他們多少幫襯著點,總能讓倆人活下去!

還真別說,方學禮和張文娟,那真就是王八看綠豆,對上眼了。倆人結婚後,都比以前勤勞了,張文娟也被方學禮哄得沒了脾氣,兩口子還真把日子過了起來。看的張家人嘖嘖稱奇!

就這樣,方家一家分三家,各個獨立的很。兄弟倆倒是走的挺近,但是離老宅都很遠。就連選宅基地,都是能選多遠就選多遠,都住在了村邊上。

每到年節,就穿越大半個村子,大張旗鼓的去老宅送節禮。

這是方學禮分出來以後出的主意。

「大哥,咱們既然做了,就得做到明面上,省的以後咱娘拿這個來擠兌咱們。」

方大哥比較老實,但是對二弟的建議深表贊同。

節禮不多,端午送幾個雞蛋,中秋送倆月餅,過年送塊豬肉。年底再給點錢。

但是孝順的好名聲打出去了。

田小娥只要鬧事兒,全村就沒一個向著她的。

方學禮結婚不到一年的時候,親媽田小娥宣布她懷孕了。

老蚌懷珠,田小娥高興的很,覺得自己想要個小棉襖的心愿要實現了。這是1954年,田小娥也就四十出頭,這個年紀懷孕,在農村也算常見。

田小娥想讓大兒媳王春妮兒去伺候她,但是憑什麼呢?人家春妮兒懷老大老二的時候,田小娥可是一把手都沒搭過,人家懷孕生產坐月子全靠自己,現在你懷孕了就喊人家來伺候,誰搭理你?

可是直接拒絕又不太好,那畢竟是長輩。就在春妮兒想託詞的時候,她發現,自己也懷孕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