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們醫院都穿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下,不止潤和帝,連沉浸在悲傷之中的老臣們都兩眼放光,確實如此。

潤和帝拿出自己的活頁本和水筆,沙沙地寫,臉上的表情多變,但又暗藏喜悅,寫完以後又看著金老:「除了鹽稅,孤也把喝熟水吃熟食寫進去了。」

正在這時,老臣們紛紛站起身:「奴請陛下允許,能下山效犬馬之力。」

潤和帝笑了:「孤在拼老骨頭,哪能這麼輕易放過你們?都快些好起來!」

「是,陛下!」老臣們異口同聲回答。

認識到了,形成制度,再落到實處,變成習慣,每一環都離不開執行的人。

老臣們經驗豐富、人脈更豐富,不論是為了自家兒孫,還是為了大郢國力,都可以做不少事,哪怕去六部「鎮宅」呢?

潤和帝笑得更大聲:「不可以走在孤的前面,讓後生們瞧瞧,老骨頭也可以很硬的!」

「是,陛下!」老臣們難掩笑意。

金老望著他們感慨萬千,順便提醒:「陛下,別忘了花柳病,染上後會感染全家,也會引發不孕不育,到了中期,病人非常痛苦。」

潤和帝點了點頭:「多謝。」然後就開始沙沙地寫。

鄭院長不再說話,海鹽進山、調控鹽價,取締眠花宿柳的惡習,只這兩項就需要長期的規劃和反覆實踐,投入的人力物力會很驚人。

如果說海鹽只是費人力物力,預防花柳病這一項才是真正的「瓶頸」,因為惡習一旦形成,可以影響數代人甚至綿延千年。

畢竟,現代社會裡性傳播疾病仍然是一大難題,許多人知道感染的原理、傳播途徑以及後果,仍然屢禁不止。

忽然,鄭院長腦海里閃過一個念頭,如果在惡習形成以前就限制住、或者讓惡習紮根沒那麼深呢?

鄭院長和金老低語片刻,這種時候就需要在大郢最受百姓喜歡的話本子發揮作用。

對於不識字的絕大多數百姓來說,這是最有效的扭轉觀念的方法。

雖然大多數百姓都花費不起平康坊和胡姬酒肆,但搶救大廳的潤和帝與老臣們,會讓去得起、花銷得起的貴族階層改變主意。

畢竟,平康坊與胡姬酒肆的稅收,貴族階層與百姓長久的健康與繁衍,孰輕孰重,這是顯而易見的事。

潤和帝與老臣們討論、記錄、推演、遇上難題後推倒重來,意見相左時據理力爭,說通了或者想通以後再繼續,一連好幾日,搶救大廳儼然成了飛來醫館的「太極殿」。

處理政務,還兼文書記錄和傳遞消息的多重功能,嗯,比「太極殿」的用途還要多。

第157章 司農寺上山

鄭院長和金老望著「熱火朝天的搶救大廳」, 一時間心緒複雜。

「上醫」就像突然給到的氧氣,湊到這些慢慢燃盡的火柴上,會讓火焰瞬間變亮, 同時會讓火柴飛速燃盡。

兩人離開搶救大廳, 走到急診大樓的天台, 偷空欣賞飛來峰的春末夏初,層林盡染的綠色,清新的空氣,遠處瀑布的水聲……都讓人覺得心靜。

金老心情很好:「老鄭, 不知道農戶們帶下山的種子有沒有種下,有沒有好好地長?現在應該發芽抽苗了吧?」

「到現在都沒消息,是不是種成了?」

「喂,老鄭你怎麼不說話?」

鄭院長拿出手機看了一條新消息, 樂呵呵的臉龐瞬間嘴角下垂,盯著金老:「你竟然讓床位醫生對我保密?」偏偏自己是已經退休的院長, 還沒有查詢權限,真……生氣,還有點憤怒。

金老毫不在意鄭院長的憤怒:「你天天把我搬上搬下的,心裡沒數?」

正在這時, 本該在復甦室或監護室的劉秋江主任,帶著怒氣衝出通往天台的門,劈頭就問金老:「這麼多年的交情, 你為什麼不說?」

金老端坐在電動輪椅上,眼神複雜,嘴巴仍然不饒人:「說了你倆能治得好?」

鄭院長和劉主任仿佛毫無徵兆挨了一刀, 閉眼的同時還身形一晃,那把無形的刀子還在無形的傷口上攪來攪去, 疼得渾身發抖。

鄭院長雙手插進口袋,拳頭捏得很緊,緊到指甲掐著手掌心的肉,很疼卻也只是疼;劉主任一腳踹翻了天台邊緣的紙箱,沒想到箱子裡有重物,腳趾疼得鑽心。

金老一字一頓:「我住進老年病房前就查過所有的資料,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有明顯的遺傳性,傳給兒子的機會很大,俗稱漸凍症,嗯,我是發展很緩慢的那種類型。」

「一年多了,除了容易摔倒,坐了電動輪椅,沒有其他什麼問題。」

鄭院長張了張嘴,一個字都沒說出來,金老還有個兒子在國外,這可怎麼辦?

劉秋江不假思索地問:「有沒有通知你兒子去檢查?國外能不能預防或者延緩發作?」

金老擺了擺手:「不用了,他沒有這個煩惱。」

鄭院長和劉秋江互相看了一眼,這怎麼可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