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早,鄭院長替池老找了兩位數據工程師當助手。
等到這兩位數據工程師知道池老分析的是什麼數據時,當時就跪了,何德何能啊,此生有幸替大佬做這種資料庫和分析模型?!
就在他們三人埋頭數據,每天三餐都由食堂師傅送上門。
為了儘快完成系統的第十二面任務,繼婦產科蘇主任在太醫署開門診以後,皮膚科、口腔科、骨科和中醫科四科室先後也開設了門診,時間與婦產科錯過,保證每天都有門診。
能上山的病人,大多數非富即貴;但在國都城開設門診,接觸到的以尋常百姓居多,更大地豐富了檢驗科的資料庫。
起初,百姓們不敢相信飛來醫館的醫仙們會在國都城內開門診,但總有人忍不住一試,畢竟醫仙們肯定比閭閬醫工靠譜得多。
很快,太醫署門診從最初的一天幾人或十幾人,只用了短短半個月時間,就有人破曉時分開始排隊。漸漸的,每天都有一百左右的病人。
時間在病人越聚越多時,也過得越發快,九月初九重陽節到了。
這一天,醫護們看到門診大樓的巨幅電子屏顯示:「飛來醫館系統第十二項任務,救治病人6000名,完成2200/6000,完成率36.7%。」
鄭院長和金老互看一眼,按照這個進度,除夕夜前湊滿六千病人還是有指望的。
忽然,鄭院長的手機響起一個陌生號碼,但他還是接了,裡面傳出池老的聲音:「鄭院長,麻煩您到宿舍來一趟。」
「馬上到。」鄭院長果斷回答,與金老一起回宿舍。
池老的宿舍里,崔家立體的大地圖仍然鋪在地上,還加了許多小紅旗以及各種顏色的標記,兩位數據工程師既興奮又擔憂。
「您說。」鄭院長比了個請的手勢。
池老嘆一口氣:「按照推算顯示,國都城或附近在十二月,可能有一場地震,因為我們沒有國都城的地質探測數據,也不知道建築的抗震程度,所以造成的影響無法評估。」
鄭院長和金老驚訝地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好半晌,鄭院長問:「發生概率有多少?」
池老皺著眉頭:「按照這些損毀數據計算,大概有七成。」
「震級呢?」金老追問。
池老有些遲疑,但還是謹慎表達:「里氏五級以上,當然,醫院和宿舍完全不受影響,這是我的個人觀點。」
得,這下難題就橫在鄭院長和金老面前,要不要把這個消息告訴魏璋或崔五娘,或者直接告訴景和帝?
即使現代有諸多檢測儀器,預測地震的結果也時常有偏差,更何況眼前這個純靠記錄推算出來的結果?
說還是不說?說,該怎麼說?不說,也可能不發生,但如果真的發生,那就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向來樂呵呵的鄭院長,臉繃得非常緊。
金老和兩位數據工程師只是沉默。
鄭院長又問:「池老,您會不會說?」
池老倒是乾脆:「這麼多年來,我都是實話實說,一直如此。有預測準確的,也有失誤的,震級有偏差的也不在少數。」
地震預測本就是難度很大、變數非常多的複雜工程。
「明白,」鄭院長默默拿出手機,想打給魏璋,但手指遲遲沒落在撥號鍵上,又看向池老,「如果真的發生,按嚴重的算,傷亡會有多少?」
池老想了想:「如果發生在凌晨又毫無防備,傷亡會非常慘重,甚至高達數萬人。醫院只有救治病人的能力,直接救災能力幾乎為零。」
「地震產生最多的就是嚴重外傷和擠壓傷,會迅速導致重度感染或腎功能衰竭,救回來的機會不大。」
「地震以後會下雨,增加救援難度,我們能救出來的人更少。按照系統慣例,沒救活的人不算數。」
池老忽然反問:「鄭院長,如果不發生地震,我們能不能按時完成系統任務?」
「應該可以。」鄭院長早就預估過。
考驗人心的問題仿佛從天而降,是隱瞞這個消息,為了完成系統任務回到現代,無視可能存在的大地震,拍拍屁股走人?
還是立刻警示大郢,讓他們提前預防,甚至將百姓遷走,那樣可能就無法順利完成系統任務,而永遠留在這個哪裡都不盡如人意的大郢?
為了離開而隱瞞,還是為了救人而留下?!
從穿越來的第一天開始,醫護們時常面臨選擇,可從未面對過如此尖銳的問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