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老爺聞言便道:「葉家人雖是世子母親的娘家,但到底也是外人。世子姓薛,這婚姻大事最後聽的不還是得薛家人做主?」
「我看薛家人對我們沈家的幾位孩子倒是都還滿意。特別是歆兒,又是個女子,好生養。雖說是庶出,但好歹也是高門大戶里養出來的,怎得也比鄉下哥兒要好吧?」
「這倒也是。」沈大夫人聞言才笑了笑道:「所以那薛夫人才特地把幾個孩子留在家中。等世子回來見過了,說不定就看上了誰,直接成就了一樁美事。」
薛家與沈家在外面謀劃著名這麼一樁大棋的時候,薛鳳麟正在考場裡十分順利的答題。
春闈考試共有三日,第一日考四書五經里的基礎知識,隨意挑選幾段經典里的文章出來,讓考生們寫下意義並發表一些自己的見解。
這對寒窗苦讀的大多數考生而言都不算難。畢竟能走到春闈這一步的,至少都過了秋闈,算個舉人。
這一場考生最主要的就是把字寫好,畢竟上千份考卷放在一起,字跡工整出挑的才會被一眼看中。
而字跡不佳,塗塗改改者。就算答的不錯,可能也會被考官賜一個乙等,直接就被踢出合格的考卷了。
薛鳳麟的字一向是好的,又是如今大晉最流行的顏體。
最主要是他小時入宮,在宮宴上題詩,字跡就得過晉武帝的讚揚。
晉武帝都夸好了,下面的考官自是也不敢說半句不好。因此他第一日的考試,肯定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的。
第二日考的是詩詞,詩詞這等考題,比第一日靈活的多,凡對仗不工整,沒有意境者,就差了別人一籌。
這對薛鳳麟來說倒也不是難事,他們世家子弟,從小參加各種宴席,席間為了附庸風雅,就要玩些作詩作詞的雅趣。
京中的世家之中,就連小姐哥兒都有不少能作詩作詞,更何況是薛鳳麟這樣的世子?
他這日答得倒是比第一日還快,又是早早的交了卷子,才開始休息起來。
這幾日為了身體不出岔子,薛鳳麟在考場中日日都是吃的乾糧,味道實在是不怎麼好。也只能等明日考完以後,再回去好好吃一頓美食了!
第三日考得是庶務,要求考生寫一篇策論,闡述一下蝗災的治理與防範之道。
去年蝗災泛濫,整個大晉都受到了影響。許多考生與書院的先生也是提前猜到了今年策論的考題。
只是猜到歸猜到,能不能寫得好卻是另一回事兒了!
考生們也是提前準備了不少針對蝗災的文章和大道理。
大多數考生們平日裡都只知紙上談兵,對著蝗災二字就開始掏出四書五經侃大山。一會兒提到天道,一會兒提到人道。滿紙都是假大空的指點一些君君臣臣的治國之道,能落到實處的點子卻是沒有。
要知道每年的庶務考題,都是當朝皇帝親自出的。
晉武帝之所以出了這麼一道考題,可不是為了看一個小小舉人對自己指點什麼治國之道,而是想從中吸取一些可用的實務。
薛鳳麟仔細想了想,才開始在稿紙上寫了起來。
他之前就猜到過考題,針對這蝗災的防治之法,自然也是研究過一番的。
比如去年已有蝗災,今年為了避免蝗災再發,就要焚燒所有土地,燒死埋在土裡的蟲卵。一旦有蟲子出生,有些蝗災的苗頭,又要用大批雞鴨早早去吃了那些幼蟲,防止它們成群結隊。
除了這些已經在大晉里用上了的防治法子,薛鳳麟還仔細寫起了災後的民生建設工作。
比如由縣長牽頭,帶領村長鼓勵災民們集中防治蝗災,如何在缺糧的情況下保證基本的農耕,和今年秋季的收成。
之前二皇子領命負責西北地區蝗災後的整治工作,這些事務薛鳳麟大多都是私下裡探究與參與過的。
今日寫起這有關蝗災的策論來,就十分的得心應手。
待第三日考完,薛鳳麟又是提前交了卷,等到考試結束的囉聲敲響,便第一時間走出了考場。
考場門外的大街上,已經滿是接人的馬車與考生家人。
薛鳳麟一眼就看見了沈宣的馬車,還是停在考場大門東面,和那日過來送他時是同一個位子。
薛鳳麟心中一暖,面上露出一絲笑容便準備朝著那馬車走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