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汴京市井發家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虞蘅一把將忿忿的阿盼拽住,哄道:“不必與人家作口舌之爭!”

端看那鋪子,裝潢典雅精緻,便不是尋常人家能消費得起的。

再看那間掌柜夥計,迎面碰來,臉上笑褶皺如菊花,殷殷勤勤,顯然是老主顧了。

最主要還是對方馬車上掛的裴氏族徽,若她沒打聽錯的話,時任開封府尹便姓裴。

而她那位姨丈,是開封府尹手底下小小判官。

所謂人情世故啊!都在裡面了。

虞蘅覺得,自己著實是個懂事體面的窮親戚。

——

一路不是很著急地溜達過去,按著信中地址,總算找到了表姨家。

才新置的宅邸,瞧起來卻很有年頭了,門上青漆剝落,布滿細裂,青苔肆意從磚縫中滋出來,綠油油靜幽幽。

虞蘅心中生出無限感慨。

沒想到家書中總是風光無限的姨母,過得也還是普通人生活。

沒想到繁華錦繡的汴京城,也有小鎮一樣的煙火氣。

沒想到她竟真有一天來到了這裡,離家千里遠,嘿!能耐!

阿盼拍了拍門上的銅環,“叩叩”聲迴蕩在僻靜的巷弄中。

足足一盞茶功夫過去,卻是無人應答。虞蘅沒了打趣的輕鬆心情。

按說她們的書信早在十日前便送到了韓府,不叫人等著接便罷了,這是怎麼個意思?

隔壁的住戶聽見動靜出來,見她們兩個年輕娘子挽著大小包袱,不免好奇:“你們是韓判官什麼人?”

對面是位年長的婦人,虞蘅福禮,言簡意賅:“是這家主母的表親……家中親長不在了,前來投奔。”

她穿身半舊的杭綢襖兒,月白縐綢裙,上頭繡著星星點點的柳葉,天青水碧般淺淡。一雙杏眼流轉,氤氳著江南柔情,水蒙蒙的,一看便知打南邊來。

這樣式的美人京城少有,鄰居婦人卻在別個家見過,也是來投奔的表姑娘,乖倒是乖,說起話來細聲細氣,吃煙喝風似的。偏虞蘅神情語調皆清脆,不至於柔弱了。

模樣長得乖巧,嘴又甜的小姑娘是很容易討這種上了歲數和輩分人的喜歡的,鄰舍眼中露出幾分同情:“今日又沒見他們家人出門,定是守門的婆子犯了懶。”

又熱心腸地邀她進家門坐會。

盛情難卻,虞蘅推了又推,好在她從小應付類似熱情長輩已經很有經驗,漂亮客套話說得婦人見牙不見眼。

若非家裡媳婦喊,只怕還要杵在門口與她說好半天話。

天色漸漸黯淡,阿盼將門板拍得咚咚響。

虞蘅盯著看了會兒,笑道:“算了,先找個邸舍住下吧。”

她在家早說不來不來,這下真是丟人丟大發了。其實說是投奔親戚,不如說她年齡大了,族裡長輩急著催她履行婚約,這才不遠千里奔來。

不過幾句戲言耳,別人記不記得都不一定。況且自己家裡只剩個孤女,又沒了錢,記得也趕緊當窮親戚打發了。

待她們走後,過了一會兒,有個四十來歲的僕婦開了門,一雙眼睛滴溜溜掃射著門外,不見她們身影,才放心地合上門。

這一切,都被轉角盯梢的兩人盡收眼底。

虞蘅哼笑,看吧。

阿盼見識到人心險惡,憤憤不平:“偏等我們走了才出來,保不齊就是主家授意的,蘅娘子日後可千萬別信這家人好話!”

虞蘅安撫地拍拍她。

實則對於這門婚,她也不是很熱衷,只不過就這麼明晃晃被嫌棄、拒之門外,那也太涼薄了些。

二人背著包袱沿路尋邸舍。

韓家雖不顯赫,宅邸卻選得好,坐落在汴京城東南,周邊水質清甜,生活也便利。往北直走就是瓦子,入夜後十分熱鬧,南面則多是道觀跟寺廟,跟赫赫有名的大相國寺就隔了三條街,故周邊總繚繞著濃重的香火煙燻味。

不少專程來汴京上香還願的香客都會選擇在此附近落腳,邸舍選擇很多,甚至還有專門接待女客的,價格也實惠。

路過不少門前豎著彩門歡樓的酒家,阿盼眼睛脖子都直了,走出去老遠還在回頭。

不說她,虞蘅自個也很想豪橫一把,然而算算身上盤纏,還是算了。

二人走進一家普通邸舍③,只要了一間中等客房。

那掌柜看她們外來人士,還熱情推薦她們去到附近瓦子逛逛。

瓦子於本朝人民來說,是個消遣的好去處。即便不花幾個錢,也能看一場雜耍競技,裡頭還兼賣些吃的玩的,設有坐席,隨吃隨走隨坐,通宵營業。

虞蘅前輩子是個能熬的,假期從來沒兩點以前睡過覺,也被這汴京夜生活給吸引了,便帶著阿盼出門散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