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汴京市井發家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若非他身上文彬彬的氣質與唇下一顆肉痣太過好認,又站在她攤前只看不買許久,虞蘅還真沒將眼前之人與那日摔倒在自家巷口蓬頭垢面的老人聯繫起來。

虞蘅笑道:“老丈這是散心來了?可惜兒這隻有些角黍,不如與了老丈打打牙祭。”

蔡良本意只是逗逗這幫了自己大忙的小娘子,並非真要吃那炙豕肉,也不肯占她便宜,一定要按市價付了錢,這才肯收下角黍。

換虞蘅拿著錢有些尷尬:“這……”倒像她挾恩圖報似的,將賣剩下對角黍一股腦塞給人家,好不要臉。

蔡良只是略出來散散,還得回太后身邊伺候呢,便不與她多說了:“今日碰得倉促,待改日必定備厚禮,登小娘子門道謝。”

虞蘅不知他身份,覺得這老丈忒客氣,或許是官宦人家,生得面白細皮,一看就有人伺候的,且身上又有文官氣,文官就喜歡窮講究。

對方剛走,阿盼恰好回來,看見蔡良背影,覺得奇怪。

“小娘子,那客人買走了我們的角黍?”

她看蔡良身上穿著綢緞做的衣裳,富貴之氣盡顯,奇怪這樣的人家也會來路邊買角黍麼?

時下汴京風氣如此,富貴人家出行都會帶上自家僕從,包括用飯點心之類,動輒幾輛馬車,就是怕在外吃壞了肚子,或被有心人鑽空子利用。

虞蘅與她解釋:“這是那天我們收留吃飯的蔡姓老丈,恰巧碰上了。”

阿盼很是吃驚,左看右看,光看背影,怎麼也不敢認。

“竟是那老丈?那老丈這般闊氣?”

怎麼會被市井潑皮給欺負了?

像這樣的老太爺出門,身邊不都會跟一串的小廝僕從麼?

這是話本子看多了,還一串,虞蘅忍不住發笑。

但阿盼的奇怪也不無道理,前幾日,她們從食鋪打烊回來,才到家門口,就看見遠遠的,拐角處地上貌似趴了個人影,縮成一團,把她們嚇一跳,走近一看,就發現是個年逾六旬的老丈,頭髮散亂,外衣都被人扒去了,錢袋子更是扯落掉在地上,裡頭已經被洗劫一空,形容好不狼狽!

她們當下扶著老丈靠牆坐好,撥開亂發,露出來半邊的臉都腫了,說話也說不清。虞蘅和阿盼只好親自去周圍問了一圈,鄰居都說不是自家長輩。

虞蘅見他身上衣著單薄,雖然是夏夜,可一會到來後半夜溫度降下來,還是有點冷的。

見老丈無處可去,虞蘅聖母心再次泛濫,就托鄰居幫忙報官去。

等報官回來總不能一直在巷弄里坐著,更何況對方口中一直喊餓。

阿盼也看不下去,見這老丈,她想起來早死的爺奶。

許是腦補了下自家老人被外面壞人欺負的場面,阿盼眼圈都有些紅了:“小娘子,咱們先將人帶回去,與他吃頓飽飯吧。”

虞蘅點頭,一頓飯而已。

二人將走路打戰的蔡良扶回了家,叫他在院裡且坐下,又請來隔壁鄰居家楊官人,借了一套舊衣換他穿。

隔壁楊官人在幫著蔡良收拾的時候,虞蘅跟阿盼在廚房做當天的晚飯。

二人原本商量好的,今晚吃燉肉。

虞蘅做的燉肉,也就是紅燒肉了,要先燒豬毛,再拿小鉗子對著光細細拔去殘餘的毛茬,再切小塊,炒糖色、拿酒、清醬汁子澆沒過鍋里豬肉,小火慢燉,燜燉得軟嫩紅肥,腴而不膩,是袁枚所謂“緊火粥,慢火肉”之理。

這是個功夫菜,院裡還有幾張等著吃飯的嘴,眼下臨近飯點,卻不好再“小火慢燉”了。

於是虞蘅改切花刀,換“大火炙烤”。

一條漂亮的五層花肉,層層疊疊,肥瘦相間,先將豬肉洗淨,用酒醃上一會兒,這時間用來準備旁的。

虞蘅拍了兩根新結的胡瓜,拿醋清醬茱萸辣子調個料汁,拌上,清清爽爽,酸辣開胃。

白日買的豆腐,再不吃留到明日恐怕要壞,便拿來煎了,與腊味合蒸。

臘肉蒸上鍋後,豬肉也終於醃好了,因要撒醃料進爐子烤,濕噠噠到烤不出脆勁兒,阿盼便取來乾淨布將肉擦得很乾,再撒茴香孜然等醃料。

送進爐子,先小火烘,再添柴烤,直至肉變得紅硬紅硬,這時候皮還不算脆,便取出來,用鉤子倒鉤著下油鍋里炸。<="<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