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汴京市井發家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小童子,”虞蘅叫住他,溫聲問,“你賣的什麼書?”

那小童答:“是蔡都知所撰《汴京飲食錄》,娘子要來一本麼?搭著《汴梁日經》一起,只要三十個錢。”

蔡內侍的書冊竟然撰成了?

雖說等日後他定然會托人送一本與自己瞧瞧,但虞蘅還是掏了這錢——無他,讀者總是想早些追完。

拿回來大家一起瞧,這上頭編入汴梁城乃至京郊附近大大小小數千飲食鋪子,從小攤販到大酒肆,介紹無一不齊全,點評無一不詳盡,很有些後世“食評家”的風格。

虞蘅正專心瞧著,耳邊傳來阿盼深深抽氣:“這不是咱們麼?咱們是榜首?”

虞蘅不甚在意地笑道,“你吃醉了吧,榜首分明是樊樓啊。”目光挪至阿盼手指處,亦是一愣。

蘭娘喃喃:“真是咱們。”

“我看看!”阿柳奪了過去,借著朦朧朧月光,她也瞧見了上頭的字。

——民舉榜榜首。

方才虞蘅看的,還是官行榜。

“這民舉榜首,是個什麼意思?”阿柳將書還給虞蘅。

阿盼嗤笑:“笨,民舉民舉,便是民選舉出來的榜首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咱們便是開食店的狀元!”

蘇靜雲與虞蘅一樣知道這榜意味著什麼,沉默了須臾,亦或是良久,她最先笑道:“阿盼說的不錯,此後,亦可戲稱阿蘅一句‘虞行首’了。”

就是不知道,蔡內侍何時調查的民意,怎麼他們這些食鋪子絲毫沒收到風聲。

阿盼嚷道,“什麼戲稱,咱們這是名副其實!”

虞蘅呼出一口氣,也笑起來,此為最佳生辰禮!

第57章 端王的親臨營銷新套餐

同釀酒行一般,本朝出版行業在官印基礎上,又開放了民間私刻與坊刻,那些因選材不合適或內容質量夠不上的,便可尋民間私坊刻印。

但無論私刻還是官印,都需由國子監對送印書籍進行審查、批覆之後方可出版。

受前朝影響,時下官刻行出版多為儒家著書,《汴京飲食錄》一為飲食經且雅俗不忌,登不得大雅之堂,二為大內內宦所撰,蔡良又是罪臣後人,身份有礙,是以只能通過私刻坊出版,然這反而方便了百姓們購買。

要知道,吃喝玩樂才是市井小民們真正關心問題。

除了供本地人閱覽一樂,外州的旅子來了,入汴京城第一件事絕對是尋個好吃好玩地兒歇腳,《汴京飲食錄》集汴京餐飲業之大成,還貼心將價格分好了類,活脫脫一本《旅遊指南》啊。

其上又不僅僅只有編者一家之語,還整理了民眾的反饋。蔡良嘗於市井中隨機抽詢數百百姓,自己只負責將答案整理成榜,順應民勢,毫無偏頗。

且此榜對商戶不僅有宣傳之功,更有監督之勞。

榜單每年一更,凡買了書的讀者,明年這時候,都能參與擢選。若有食店因名氣大了便怠慢客人的,失了民心,次年自然落榜。

是以,《汴京飲食錄》一經發行,便“火了”。

這幾日,進來虞記的新食客,十有七八手裡拿著本冊子,其中不乏服緋服綠的官員。

喏,現下又一個翰林郎,手持《飲食錄》,在門外打量一番才進來。不用看,又是一個從榜單上摸過來的。

虞蘅笑問:“郎君是吃酒還是吃飯?飲酒往前再走數十步浮白館,吃飯咱們店就有新客套餐,一葷兩素,郎君一人吃正合適。”

“小娘子適才所說‘套餐’是什麼意思?”那穿深綠公服的青年官員饒有興致地問。

還有幾人手持這《飲食錄》的,也圍在櫃檯邊上。

虞蘅不厭其煩地與他們解釋:“近日因《飲食錄》尋來的客人不少,不清楚小店口味的,便可先試試這新客套餐,都是小店最熱銷的幾樣,組合起來,更比單點要便宜些許。”

“好,便聽小娘子的,要一份這新客套餐!”

虞蘅抿唇笑一下,旋即離了櫃檯去與他們下單。

裙裾層層拂過地面,恰似柳枝拂過春水,泛起圈圈瀲灩。

那青年官員還沒開始吃酒,便有些醺醺然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