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喚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百官大致也都猜到了皇帝的盤算,卻沒有人支持,也沒有人反對,殿中一時陷入了尷尬的沉默。

蕭湛便又問了一遍,「眾卿以為如何?」

還是徐伯允先站了出來,贊可道:「先時陛下因無子而過繼了蕭恂,而今陛下自有胄裔,故而將蕭恂歸還本宗,承繼東海王之後也是合情合理。」

何彥之接著附和道:「前朝便有諸葛武侯過繼兄子後,才有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然後又將兄子歸還了本宗,這是古人留下的先例,自是可以效仿。」

蕭湛心裡很滿意,朝臣沒人明確的反對的話,那立桃符之事應該十拿九穩了。

就在這時,王公義正色反對道:「蕭恂既已過繼給陛下,那就是陛下的嫡長子,廢長立幼自古都是取亂之道,蕭恂年長,本就該以他為太子,豈有立一襁褓稚嬰的道理?」

蕭湛據理力爭,「立太子應該根據德行而不是年齡。」

王公寸步不讓,「蕭恂與小皇子皆為正嫡,然小皇子年少,聖質未顯,缺乏威望。蕭恂年已十四,一直都是當儲君培養,且並無過錯,沒有廢長立幼的道理。如今時局動盪,國家外有強敵,本就應當冊立年長的儲君。兩位皇子若是有嫡庶之分,那自是無視年紀先立嫡,若無嫡庶之分,立儲本來就應當根據年齡。」

一番話說的是義正詞嚴,慷慨激昂,有理有據,百官也是紛紛點頭附和。

蕭湛眼神微沉,當年他便是因為國家需要年長的君主主持大局,才兄終弟及由他即位,如今換到自己兒子身上,怎麼就不行了?

他本想再說些什麼,何彥之見形勢不妙,便暗暗給他搖了搖頭,示意他時機未到,不要再固執己見。

蕭湛會意,便擺了擺手,冷冷道:「此事暫且不議,都退下吧。」

百官陸續退下後,何彥之卻沒有走,私下又提醒了皇帝幾句。

「陛下不必太急,小皇子畢竟太過年幼,確實沒有這麼急著立儲的道理,可只要薛妃成了皇后,她的兒子自然就是嫡子。待陛下坐穩皇位,慢慢收回權柄,皇后之子成為太子,就是名正言順。如今當務之急是先登基,再立後,給小皇子嫡子的身份。」

蕭湛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

離開尚書台後,天色已經漸晚,蕭湛便直接去了顯陽殿。

此刻,喚春正斜倚在床榻上逗兒子,她看著襁褓里的兒子,恍然又想起了遠在豫章的宣兒,他也是這麼一點一點被她親手帶大的,如今分別一年多,他今年都要五歲了,也不知道有沒有再長高一些,梁家人待他好不好?

不過就快好起來了,等桃符成了太子,她成了皇后,梁家人就再也不敢苛待宣兒,以後還要求著自己照顧他的前途,他們早晚可以母子團聚。

她胡思亂想著,一時悲從中來,眼梢便不由紅了幾分,忽聞內監傳報陛下到,便立刻抹了抹眼睛,坐直了身子,換上笑顏道:「陛下來了。」

蕭湛大步走來,在她身邊坐下,喚春便把兒子也抱給他看看。

他以往看兒子時,都是樂得合不攏嘴,今日卻笑的有些勉強,高興不起來的樣子,他心不在焉地逗著兒子,一言不發的。

喚春神色一滯,見他情緒不對,將兒子交給乳母帶下去後,便握著他的手柔聲道:「陛下怎麼了?遇到什麼煩心事了嗎?」

蕭湛搖搖頭,想到她還在月子裡,不宜憂惶思慮,便不想把這些朝堂的煩憂說給她,讓她操心。

不想他越是迴避這個問題,喚春心裡就越是擔憂,連三追問著。

蕭湛無奈,只好對她道:「我今日在朝會上提起要立桃符為太子之事,不想百官的反對之聲很大。」

喚春心裡一咯噔,「桃符是陛下的親生兒子,百官因何反對?」

蕭湛便將今日朝會討論的諸事簡單跟她闡述了一遍,嘆道:「蕭恂一直被王氏兄弟奉為少主,廢了他,才能剷除他周圍以王氏兄弟為首的黨羽,這是我親政掌權的最大阻力。何況王大將軍也不是真心尊他為主,捧他上位,不過是為自己篡位做過渡罷了。」

喚春面色複雜,先前何彥之跟她提過,王氏兄弟原是蕭濟黨羽,心中更重舊主蕭濟,所以支持蕭恂即位,將皇位回歸大宗蕭濟一脈。可王大將軍狼子野心,不能屈居人下,他支持蕭恂,無非是因為蕭恂年少,比蕭湛更好拿捏罷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